分享

他写了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他为张艺谋的电影配乐,他的名字是陈其钢

 路漫漫14 2018-09-07

本文转至橄榄古典音乐公众号



张艺谋指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

十三姐妹唱的这首《秦淮景》

你知道它改编自谁之手吗?

他就是 中国著名作曲家 

   陈其钢  



在大众视野之内 


他创作了多部 电影配乐

比如《金陵十三钗》《山楂树之恋》《归来》等等

还出任2008年 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贡献了响彻世界的《我和你》


▼陈其钢作曲,刘欢、莎拉布莱曼演唱《我和你》



大众视野之外

他是一位高等音乐学府出身的 专业作曲家

隐居在浙江丽水的大山里

不断叩问自我

以寻求艺术的真实表达


▼陈其钢为大提琴和管弦乐团而作《逝去的时光》

 

今天,就来听听作曲家 陈其钢

是如何 聊音乐 的?


      不满意新作,就取消表演

01

  他说:“在艺术面前,没什么可讨论的”    

上个月,陈其钢经与国家大剧院商量后,取消了自己原定于18日世界首演的新作《如戏人生》,原因很简单——作品没能达到自己的预想效果。

取消这样一部由多方联合委约的作品首演,必将涉及到委约方、出版社、乐团及前期宣传等诸多方面,要为之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对此,陈其钢说:“在艺术质量面前没有什么可讨论的,我愿意为此负全部责任。”

对于作曲家来说,创作的过程是将自己的抽象思维付诸于具象乐音的过程。笔头的乐音能否与抽象的思维吻合?最终的音响结果又能否满足自己的想象?落笔之时,这些都是未知数,而作曲家只能在这个未知的领域中慢慢摸索、砥砺前行。用陈其钢的话讲:“孩子生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能否长大”。而《如戏人生》这个暂时没能顺利出生的孩子,也以某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了陈其钢的如戏人生。

2015在北京戴防毒面具排练(图片来自陈其钢个人网站)



02

艺术家总是孤独的       

 他说:“当找到美感的那一刹那,是非常幸福的。”


中国现代音乐的开山祖师罗忠镕,法国作曲大师梅西安,对陈其钢来说是两位最重要的恩师,而两位老师留给陈其钢最大的影响便是:“拒绝权利的诱惑,做一个简单纯粹的作曲家”。

1985年梅西安向布列兹介绍陈其钢

(图片来自陈其钢个人网站)

趋从功利、阿世媚俗,对于这些当下艺术圈内并不少见的风气,陈其钢从不趋同。他所写下的都是自己想写的,他所表达的都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既不投机讨好权贵,也不刻意迎合听众,他说:“艺术永远不应该迎合任何东西”。渐渐地,那文人般儒雅和诗人般细腻的音乐便成了陈其钢独有的艺术声音,他的创作目的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心灵、为了艺术,“我的音乐逐渐变成了我自己,代替了我自己”。

▼ 陈其钢《蝶恋花》-“多愁善感”

面对艺术创作,“ 真诚 ”、“ 自由 ”、“ 勇气 ”是陈其钢尤其注重的品格。真诚,即遵从本心,以真理作为艺术的原发驱动;自由,即坚守本我,以纯粹的艺术追求打破规则的条条框框;勇气,即切近本真,以高贵的品格坚守并孤独探索。他说:“艺术家追求的是真善美,当找到美感的那一刹那,是非常幸福的”。


        作品在世界频繁上演

03

他说:“我不是天才,这也许只是偶然”

今天的陈其钢,已然成为了在世界范围内赫然有名的大作曲家。一组数据就足以证明:陈其钢的管弦乐作品在近三、四年内,被近60个机构和乐团演奏;去年,甚至不到一周就有一场演奏陈其钢作品的音乐会。这在全世界的当代作曲家中,都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2015年7月29日伦敦BBC逍遥音乐节张弦指挥《蝶恋花》

(图片来自陈其钢个人网站)

不过对于自己的成就,陈其钢却说,“我起步比较晚,在班上同学中间我并不突出,不是最差的,也不是最好的,之所以我的事业能走到今天这样,自己也很不明白是为什么,我其实只是努力而已。作品上演那么多,也许只是偶然,说不定明年就销声匿迹也未可知。

一方面是对于自己作品艺术水准的高要求,一方面是儒雅谦逊不骄不躁的踏实勤恳,其实今天陈其钢获得的一切都不失为一种水到渠成的必然。


04

新作《悲喜同源》被评价可与《梁祝》媲美 

 他说:“这个评价太高了,我知道自己的水平”


最近,陈其钢又用一部新作《悲喜同源》在音乐圈内掀起了一股热潮。10月29日,这部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刚刚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由指挥家余隆携手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与中国爱乐乐团完成了世界首演。文格洛夫给予了这部作品非常高的评价,甚至还有人评价说,这是一部可以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媲美的作品。对于这样的评价,陈其钢还是秉持着一贯的态度:“他们把这件事说大了,这是不可能的,我知道自己的水平。

文格洛夫与指挥余隆演绎《悲喜同源》 ? BMF


陈其钢自己谈道,《悲喜同源》的音乐素材来自于中国古曲“阳关三叠”,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不单单因为“阳关三叠”是他从年轻时就喜爱的音调,更在于假借乐曲对离别的隐喻。离别注定是悲伤的,而陈其钢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表达的则是他对“悲”与“喜”的人生感悟——“得与失,悲与喜,都是人生过程中的瞬间,得到的一切终将留给他人,留给自己的其实是虚无。

陈其钢于躬耕书院 ? 孙慧


 《悲喜同源》作为小提琴比赛指定曲目

05

他说:“我兴奋地期待看到年轻人 ‘新鲜’的演奏”  

《悲喜同源》这部由多方联合委约作品,即将在2018年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中作为决赛的指定曲目。上海交响乐团于2015年创办的斯特恩小提琴比赛,尽管这是一个十分“年轻”的比赛,但从它的影响力及评委阵容等多方综合考量,已然跻身国际顶尖小提琴赛事之列。这场“土生土长”的中国赛事的一大特色就是设置一首中国作品作为指定曲目,在2016年的首届比赛中,作为指定中国作品的是经典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而本次比赛的指定中国作品便是陈其钢的这部《悲喜同源》。

首届斯特恩小提琴比赛一等奖获奖者木岛真优  ? SISIVC

演奏新作品对任何音乐家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原因在于演奏新作品没有“范本”可供参考和模仿,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托就在于乐谱。同时,演奏新作品的乐趣也恰恰就在这里,基于乐谱而不是演奏“范本”,方能使不同个体对音乐的不同诠释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而在这种“新鲜”的演奏中迸发出的灵动与闪光之处也正是最让人心怀期待的。

谈到这部作品将在决赛上被六位不同选手演绎,陈其钢显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他还讲起自己曾经为梅西安钢琴比赛写过的一部作品《京剧瞬间》,在没有“范本”的情况下被几十位不同的选手演奏:“我那次在现场听的时候就特别兴奋,有的学生弹得特有意思,有的学生弹得一点意思也没有。就是这样的新作品,才最能看出一个人真实的音乐能力和素质。

以上内容根据对陈其钢的采访整理而成

采访人:胡茜茜(斯特恩大赛)、潇雪(橄榄古典音乐)

另有部分内容来自陈其钢10月13日在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