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四味建中汤。形体羸瘠,短气嗜卧,寒热头痛,咳嗽喘促,吐呕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脱色,小腹拘急,百节尽疼,夜卧汗多,梦寐惊悸,小便滑利,大便频数,失血虚极,心忪面黑,脾肾久虚,饮食失亏。

 书香中医专科馆 2018-09-07

十四味建中汤

十四味建中汤出自《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组成为当归(酒浸,焙干)、白芍药白术炙甘草人参麦门冬川芎肉桂(去粗皮)、炮附子肉苁蓉(酒浸一夜)、半夏(汤洗七次)、炙黄芪茯苓(去皮)、熟地黄酒蒸一夜,焙干)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食前服。

​治荣卫不足,
脏腑俱伤,积劳虚损形体赢瘠,短气嗜卧寒热头痛咳嗽喘促,吐呕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脱色小腹拘急百节尽疼,夜卧汗多,梦寐惊悸大便滑利小便频数失血虚极,心忪面黑,脾肾久虚等症饮食失亏。

心忪症状[1]。即怔忡[1]。《伤寒明理论》卷二:“悸者,心忪是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

参见怔忡:怔忡为病名[2]。指心悸之重症,又名心忪、忪悸[2]。《素问玄机原病式》:“心胸躁动,谓之怔忡。”《医碥》卷四:“悸即怔忡。悸者,心筑筑惕惕然动而不安,俗名心跳。”


4 十四味建中汤的别名

大建中汤(《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返回]5 十四味建中汤的处方

当归(去芦.酒浸.焙干)、白芍药、白术(洗)、甘草(炙)、人参(去芦)、麦门冬(去心)、川芎(洗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半夏(汤洗七次)、黄蓍(炙)、茯苓(去皮)、熟地黄(洗去土.酒蒸一宿.焙干),各等分。

[返回]6 十四味建中汤的炮制

上俰咀,为粗散。

[返回]7 十四味建中汤的功能主治

十四味建中汤治荣卫不足,腑脏俱伤,积劳虚损,形体羸瘠,短气嗜卧,寒热头痛,咳嗽喘促,吐呕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脱色,小腹拘急,百节尽疼,夜卧汗多,梦寐惊悸,小便滑利,大便频数,失血虚极,心忪面黑,脾肾久虚,饮食失亏。

[返回]8 十四味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返回]9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足三阴阳明气血药也。黄耆益卫壮气,补中首药;四君补阳,所以补气;四物补阴,所以养血,阴阳调和,则血气各安其位矣。半夏和胃健脾麦冬清心润肺,苁蓉补命门相火之不足,桂、附引失守之火而归元,于十全大补之中而有加味,要以强中而戢外也。

词条:






相关条目:


相关条目:


相关条目: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