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漪、郦波、马玉文: 怎样让孩子爱上语文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18-09-07

于漪、郦波、马玉文:

怎样让孩子爱上语文

整理 本报记者 徐蓓

 

语文不仅仅是识字和交流的工具,更是母语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载体。语文应该怎么教,又该怎么学,这是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不久前,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2018书香上海名家新作系列讲座活动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校长马玉文共同就孩子的语文启蒙问题展开了讨论。

 

是谁触动你决定做一名老师

 

问:三位老师这辈子都从事和语文教育相关的工作,如果你们选择这条道路是因为某个人给了你激励或启蒙,那么这个人是谁?

于漪:我做学生的时候是个不大听老师话的学生,老师课上得好,我就认真听;如果他上得我没兴趣,我就偷偷看小说。因为喜欢看小说,所以我成了小说迷。但是,有一位语文老师促使我决定这一辈子也像他一样当老师。

那是我初中时的语文老师黄老师,他是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穿着很时髦,戴着金丝边眼镜,一身长衫,很潇洒,而他的课上得也非常好。我这个人上课是不太用功的,但是上黄老师的课我特别认真,他教鲁迅先生的 《故乡》时,讲到闰土出场的情景:天上是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无边无际的瓜田,就在月下瓜田的美景中,突然跳出了一个小英雄,手握钢叉,向偷瓜的猹奋力刺去,这个小英雄手上的钢叉在月光下发光,和他颈子里的银项圈发的光交相辉映……黄老师当时描述的情景,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语文。

郦波:刚才于老师讲的,我听了特别感慨,我想很多人对语文的兴趣都是从语文老师开始的。我印象中也是,我中小学有两个语文老师对我的影响特别大。

我小学的时候按今天的说法是个标准的学渣,不是学霸。我那时候经常逃学,不光是上课不专心,还喜欢逃学,因为那个时候“文革”刚刚结束。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位李老师来教我们语文。我到现在都记得,我以前不怎么喜欢上课,因为以前的老师进来就是上课,而她不一样,她每次都让我站起来先念一篇童话,然后才开始上课。她很喜欢让我念狼和小羊的故事,我到现在都记得,她说我一会儿演狼一会儿演小羊,演得活灵活现。以至于每次我去办公室交作业的时候,她都跟其他老师讲:我们班郦波来了,让他给大家朗诵一段狼和小羊。她还让我去参加朗诵比赛,朗诵的内容就是狼和小羊。我那个时候小,没有拘束,很放得开,而且那篇《狼和小羊》朗诵多了,我突然觉得语文很有意思。到了中学以后,我其实一直是数学和物理成绩特别好,但我后来选了文科,就是因为受了李老师的影响。

高中时有一位霍老师,对我影响也特别大,他每次课上都讲人生感悟,他最喜欢讲他年轻的时候什么事让他感到很遗憾。我记得我们学生有时候在厕所里碰到老师,吓得赶快就跑,但霍老师每次碰到我,在厕所里还要拉着我聊聊天,所以我经常有疑惑的时候会去请教他。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这样的老师,甚至可以说,是老师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马玉文:说到我最初的语文启蒙,应该是我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他是个男老师,个子很高,长得很帅,非常会夸人。我记得我小学三年级的第一篇作文,因为得到了他的表扬,就觉得自己很会写作文,从此发疯一样爱上作文、爱上语文。那篇作文是写课间十分钟的故事,别的同学都写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潮水般地来到操场上,几个男同学在操场上打篮球,一下子抢到了球,并投进了篮筐。我写的也是这些,但稍微有点不同。我在作文里写,好不容易抢到篮球,一投不进,再抢,再投,终于投进了。最后在结尾的地方,我这样写道:“我们随着上课的铃声向教室走去……”

语文老师在两个地方给我画了波浪线,作了“浓墨重彩”的批示。第一个是在抢篮球的部分,因为“情节曲折生动”;第二个是结尾处,老师的评语是“耐人寻味”。就这样,我糊里糊涂地觉得我真的很会写作文,我真的从此喜欢上了语文。

 

文字背后,是文化和思想

 

问:能不能请几位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要以语文启蒙学生?语文的启蒙之道在哪里?

于漪:我是镇江人,非常有幸我在中学时接受了很好的基础教育。比如,我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国学大师黄侃的弟子赵继武老师。他的课讲得真好,上课就拿着两支粉笔,书也没有,学问全在肚子里。记得他讲李密写给晋武帝的《陈情表》,讲到“茕茕孑立”的“茕”字,他说这个字读“qiong”,就是贫穷的穷,但这个字的下面是一竖,不是一撇,就是再穷,脊梁骨也要硬。他教的是字音字形,但是告诉我们的是做人的道理。这样的老师,我想他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而是把中华民族最好的基因传到学生的身上,成为我们做人的理念。非常有幸,我正是抱着对老师感恩的心情来做教师的。

 

郦波:语文背后,传递的是文化和思想。我自己的专业是训诂学,后来为什么要做语文启蒙,道理也在这里。

我也讲一个小故事。去年我和国家一级演员刘劲老师在北京录制一个节目,节目的编导是一名中文系毕业生,他称呼的时候说“刘劲(音jin)老师”。我看刘老师想纠正这个读音,但又有点不好意思。于是我就跟那个编导说,这个字应该读“jing”,不念“jin”。那个编导问,这有区别吗?我说有区别,这个“劲”是个多音字,可以读 jin”,有劲没劲的劲,也可以读“jing”,后鼻音。那么什么时候读“jin”,什么时候读“jing”?它们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我们汉语的微妙之处。如果是指纯粹的客观的物理状态,这一拳劲多大,劲道,这个要读“jin”;但是,凡体现内在的价值和力量,有精神品质在其中,有内涵寓意在其中,就要读后鼻音“jing”,比如北京有个地铁站叫劲松,一定要读“jing”。这叫音韵学。

文字背后内在的精神价值和内涵,这个东西特别重要。老师上语文课的时候,不仅告诉你这个字怎么念,还会告诉你这个字的一竖中有人的脊梁在里面,这个“劲”的读音中有人格的价值追求在里面。

回过头来讲我为什么要进行语文启蒙。前两年我经常去海外讲学,在这个过程中带给我一些思考。

有一年我在美国和加拿大讲学,讲到启蒙主义的问题。西方几位启蒙主义的大师,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等,他们都曾经受谁的影响?都受过伏尔泰的影响。伏尔泰是启蒙主义的奠基者,而伏尔泰的思想又受谁的影响最大?西方哲学史一般只谈伏尔泰受雅典民主精神的影响,还有黑暗的中世纪之后自然主义科学的兴起带来的影响,但是你去读伏尔泰的文集和日记,他认为自己最大的偶像是孔子,他很多的思想都是受孔子的影响。伏尔泰改编的《赵氏孤儿》,在法国叫《中国孤儿》,在序幕中的一个序言中,伏尔泰题写了“根据孔子的教导编成的五幕剧”字样。所以事实上,西方启蒙主义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中国、东方。启蒙主义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启蒙主义的兴起就是面临中世纪的黑暗,面临文化传承的鸿沟,所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认为启蒙两个字很重要,因为它在人类文明史上承载着巨大的意义。

启蒙的 “蒙”,原来是指鸟的眼睛被蒙住了,于是不敢飞。所有鸟一旦被蒙住了眼睛,一定是不会飞的,只有当你把它眼睛上的遮蔽物拿开之后,鸟才敢飞。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孩子都是要飞翔的。而当教育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像有块黑布蒙住了孩子的眼睛,使他不敢飞。如果碰到好的启蒙老师,就像刚才马玉文老师的语文老师,让马老师爱上作文,爱上语文,从此一辈子和语文教育打交道,这就叫启蒙。所以,每个孩子的人生都是需要启蒙的。

 

好的语文启蒙是什么样的

 

问:语文教学本身无疑是一种训练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苦,怎么能让学生苦中有乐呢?好的语文启蒙是什么样的?

于漪:我们国家现在的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但是国民素质仍有不理想之处。比如,在国外,人家有红绿灯就可以管理交通了,而我们除了红绿灯,还需要交警、协警,城市管理的成本非常高,因为很多人没有规则意识,看见红灯有的车子照样闯,有的人照样走,这是素质问题。所以说,基础教育事关每一个人的一生,是启蒙孩子让他们懂得怎样做人。

对中国孩子来讲,语文启蒙应该有中国的特色。中国是人的社会,我们要把人的社会建设好。因此我想,我们的启蒙不只是给孩子一点知识,中国人对孩子的启蒙一定是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地、人的大背景下来启蒙的。因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讲究天、地、人,这在世界上是没有的,我们的传统哲学是在天、地、人三者的背景下来思考问题的,孩子一生出来就知道天是什么、地是什么,人是万物之灵,因此给孩子们讲盘古开天、精卫填海,这都是非常好的启蒙。

我们不应该只教孩子写多少字,考多少分,分数并不等于人,这是两个概念。我们要教给孩子精神层面的东西,给孩子大的格局、大的视野。也就是说,从孩子接受启蒙教育开始,就要把孩子的心从自我、从很小的范围里解放出来,教他们在天地之间怎样做一个人,走一条怎样的人生道路。所以,我们的语文启蒙应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如今,我们的不少孩子既不了解中国文化,也不了解外国文化。这个不能怪孩子,孩子的问题全是成人的问题。我们对中华文化用了多少力气去传承,我们把传统放在什么背景下去传承,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种宏伟大气难以言表;而“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春色无边写出来了。中国这种传统审美的情趣比现在流行的一些时尚要好得多,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语文启蒙去把它们传承下去。

 

马玉文:我觉得好的语文启蒙应该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要想尽千方百计展示语文这个学科应有的魅力。我是于漪老师的学生,一直向于老师学习,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于老师的语文课其实是在与学生共建一幢会呼吸的大厦,她提供给学生的不是建筑材料,不是一个低矮的茅草屋,而是立意很高、格局很大的大厦,使上语文课成为一种全方位的享受,能够展示出语文最美的一面。如果说,在语文这个学科的熏陶之下,能够展示出一个人美好的言谈举止,展示出一个人的精神高度,我觉得那就更好了。

第二,要重视学生最初的语文学习体验。因为现在脑科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人的大脑一辈子都可以不断地重塑;所以语文启蒙教育可以很好地重塑我们的大脑,使我们不断地挑战新的学习内容。像郦波老师给小学生上的语文启蒙课,他是站在一个大学教授的高度来上语文课,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我觉得他就像是一个明亮的宽阔的入口,可以在基础的语文学习之外,带领孩子们走入语文学习的另一个美好的世界。这种语文学习的最初的美好体验,可能带给孩子们的是远远超过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第三,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要从一开始就发现孩子的优点,发自内心地真诚地赞美他们。我认为,教育其实不一定是给人展示最真的真相,尤其是文科,我们不是搞科学的,教师更多是要给学生一种希望,展示善的、好的、美的东西。教育就是要给人以希望,语文更是如此。

20180907   10 解放周末/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