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皇帝都是男性,为什么姓氏却很多带女字旁?

 天地史话 2019-12-24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姓氏文化渊源留长,很多姓氏最早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

三皇,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

五帝,指金帝颛顼,木帝帝喾,水帝尧,火帝舜,土帝禹。

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有些混乱,总体上讲,三皇时期处于原始社会早期,穿兽皮服,社会制度还处于雏形;五帝时期文化程度发展,已经确立了传承制度。

黄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各部的部落联盟首领,五帝和以后的夏朝,商朝,周朝都出自黄帝后裔。

这就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代一直到明清的蒙古可汗都是出自他的后裔,他的后代被称为黄金家族。

五帝最后一位禹的儿子建立了夏朝,结束了氏族社会禅让制。

夏商周各朝逐渐建立宗法制度,替代了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

周朝完善了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这些制度一直到现在还产生着深远影响。

宗法制度就是天子是老大,管着所有人,天子的兄弟封为王候辅助天子,向天子纳贡。

中国人的姓氏追根溯源到母系社会,与女娲有关。

姓字左边一个女,后边一个生,这个字意味着姓最初是女性的专利。

所以中华最古老的姓氏都是有女字旁:姬、姜、赢、姒、妊、妘、娮、姚。

夏朝姒姓,商朝祖先契是帝喾(姬姓)之子,周朝姬姓。

中国早期的姓氏主要由三皇五帝后裔衍生,现在姓氏的大部分却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朝初期分封诸侯国,有53个姬姓和其他上古首领后裔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小国不断灭亡,亡国后裔通常以国名为姓。

黄帝后裔姬姓演支出400多个姓,是现代姓氏的最大起源。

炎帝后裔姜姓演支出100多个姓,是现代姓氏的次大起源。

上述是中原姓氏的起源,现代姓氏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少数民族。

有些少数民族姓氏也是来源于母系,比如汉朝刘邦和匈奴冒顿单于和亲,冒顿单于的后代均姓刘。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了前赵国。

此外,现代姓氏还有以地名、先人的字号、官职、职业等起源。

古代时,帝王会给功臣赐皇家姓,比如明末的郑成功就曾被赐姓朱,被人称为国姓爷。

还有避祸而改姓,比如商代比干的儿子逃亡改姓林,汉代司马迁的后代姓同和冯等。

古代避皇帝讳也有改姓,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