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第一句详解(结合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深入浅出,人人可读!)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9-07

《大学》第一句,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亲爱民,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学之道,即大学的宗旨、道理。“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即“使什么彰明”之意,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是形容词,是光明崇高的意思。明德就是光明崇高的德行品质。“明明德”就是使自己内心深处本来就存在的光明崇高的德行彰显出来,不再让外物私欲蒙蔽。

古人说,“人人都是尧舜”,人人都有颗圣贤的心,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有“明德”,只是被私欲一时蒙蔽了而已。

所以圣人想引导我们普通人“明明德”,也就是怎么“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并不是说什么欲望都不能有,而是去除不该有的私欲。正常的叫“需求”,过分了叫“私欲”。“过犹不及”,凡事过度了,就更加可怕。

“明明德”就像擦拭一块布满尘垢的明镜。“明镜”本来是能实实在在反映出眼前的一切的,不会有任何虚假做作。可是被“尘垢”蒙蔽了之后,就失去了“真我”,就不能完全看清楚眼前的一切了。

古人当官都要挂一块牌匾,写着“明镜高悬”,就是这个道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被私欲蒙蔽,要时刻擦拭。

“明德”就是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和“明明德”有异曲同工之妙。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质本洁来还洁去”,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内心深处自有“明德良知”,不需要从外面去寻找。应当从自己内在去激发,时刻自我反省,自觉的按天理良知行事,便是“明明德”,便是“致良知”。

具体怎么行事呢?圣人告诉我们要“亲民”。

“亲民”,即是“亲亲爱民”,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博爱”,从爱父母妻儿兄弟开始,再到爱亲友,最终做到热爱人民,大爱众生。

从古至今,我们很多学者对“在亲民”的意思争论了很久,朱熹认为应做“新民”,就是革新民众观念之意,也有其道理,当前很多版本翻译也沿用他的理解。王阳明认为应尊重原文,“亲民”就是“亲亲爱民,亲爱民众”的意思。我比较倾向于后者。经典之所以为经典,能够流传千古,一定是得到举世认可了的。文章中的字句当时肯定也是再三斟酌才定下来的,应该不会写错字,在这里也未必是通假字。我们现在讲“亲民政策”,我想道理也是从《大学》这里出来的。

当然,这种争论没必要理会太多,没必要要纠结谁对谁错。我们不要拘泥于原文意思,按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把它变成自己的学问,指导我们为人处事即可。

个人觉得,“明明德”是“知”,“亲民”是“行”。真正理解了“明明德”的真谛和妙处,一定会切身做到“亲民”。做到了“亲民”,才能说明你是真的“明明德”了,而不是做作。“明明德”和“亲民”其实也是同一件事,应该合起来做,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明明德”和“亲民”都能够自然而然的做到了,便达到了“至善”境界。

“在止于至善”,“止于”是达到的意思。“至善”是完美的意思,最高境界的善,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大慈大悲,“大爱”。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也是这个意思。这是古人读书求做圣贤的终极目标,是一个最理想的人生境界。.

另外,我们国家现在追求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也是一种“止于至善”,是社会形态的最理想最完美的目标。当然这种理想形态或者境界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很多人觉得这是痴人说梦,心里甚至非常抵触这种追求,我觉得大可不必。伟大崇高的理想可能会很遥远,很难实现,但若没有梦想,就会连接近它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我们有很多普通老百姓是比较接近这个境界的,只是他不知道有这个道理而已。很多人,兢兢业业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真心诚意的对待自己身边的人,甚至默默无闻的付出,不求回报,这不就是“至善”吗?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倡导人们不要把“知”和“行”分做两件事,就是说我们在懂道理的时候要能够切实按道理去行动起来。想到什么好主意,准备好了条件成熟之后就果断去做,不要犹豫,不要畏首畏尾,更不要偷懒。

很多普通老百姓,辛勤劳作,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行”的功夫做的很好,只是不了解有“知”这个道理在其中,其实做的很不错了。

我的岳父母就是这种人,晚上八九点就睡了,凌晨很早就起床了,以实际行动告诉子女要“早睡早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尤其岳母,几乎都是两三点就起床做事,勤勤恳恳,不知疲倦。

他们从来不跟儿女说“早睡早起”的大道理,却身体力行,把大道理不知不觉融入于自己的行为中了。这也是一种“至善”,只是他们没有这种意识而已。

而我们很多知识分子,“知”的功夫似乎还不错,却“行”不起来。

很多人,读书不少,懂的道理也很多。在“知”上肯定有自己的水平了,可“行”的功夫却做的非常不到位。

按照王阳明的说法,“知而不行是不知”。

我们自诩什么道理都懂,不喜欢听大道理。现在想想是真懂了吗?我们懂“早睡早起”的道理吗?我们有“早睡早起”的行动吗?若没有,那不是真懂。我们懂得“孝顺父母”的道理吗?我们有真心诚意孝顺父母的行动吗?若没有,那不是真正的孝顺。等等,这实际上都是“知行不一”,都不能算作真正的“知”。

可能我们会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什么身不由己,什么太忙睡不了太早,什么太早了睡不着,什么养成了几十年习惯改不了,等等。这些其实都只是借口而已,都只是决心不够的表现,或者是对自己的要求太低。

“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终极目标,“明明德”和“亲民”知行合一,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我们要心存目标,但不要光说不做,也不要好高骛远,从眼前小事做起。虚心学习,果断行动,按天理良知为人处事。

吃亏是福,这句话永远不会错,不要贪图小利,也不要放纵自己,不要随波逐流。不要以为大家都如此,我也这样做,就没什么大问题。事实上,往往大部分人并不一定掌握着真理,很多时候只是随声附和或者明哲保身而已。

我们做人,不光是做给别人看,首先是做给自己看。真正做的让自己心安理得,便是“自在”,便是“成佛”,便是“至善”。当然,这种境界不能整天挂在嘴边,但心里要清楚,要坚定信念,而且还要切实行动起来。

不要觉得梦想很遥远,很虚,不实际。其实只要做好眼前一件件小事,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不要推脱来到面前的任何该做的事情,不要逃避责任,要真正做到王阳明所说的“事上练、知行合一、致良知”。

长此以往,则明白践行“大学之道”,指日可待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