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贴,遇到的“残字”怎么临?

 用口叟 2018-09-07
                   

来源→综合网络

编辑→自学君(微信shufagongke2





我们在临习古代碑帖的时候,往往是年代甚远的碑迹,我们要要取法的字形中会有斑驳、残损和模糊存在,这个要切记的是并非书者故意所为。

有一个误区呢,首先要明确,就是把这些碑版上斑驳的痕迹误认为是表现“金石气”的一种手段,我以前听过玩篆刻的人,会把刻好的石头,把这些印章放在篓子里“晃”,大家注意,晃是干什么呢?是追求自然的斑驳的痕迹,放佛就有了“古意”;为什么会有这种做法呢?是因为我们看到古人的印章使用或流传到现在,几转他手,印本身难免磕磕碰碰,会有这些残损出现,这些也就是审美的一部分,残缺美,我们现在看到的书法碑当中,由于传世墨迹与碑石的书刻由于是年代比较久远,它的材料的质地、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或保管不妥而破损,还有甚至人为破坏造成的。也会有这样的取舍存在,到底把这些痕迹要“画”出来不?我的回答是,还原其书写性,不要刻意为之,返璞归真。所以这些“残口”不是我们取法的对象,亦不是“做”出来的古法,也不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给初学者的辨认和临摹带来了一些困难,今天就其浅述下经验方法,以供参考:

一、可参考古今名家的临摹本;

如张迁就其一页当中的“胜”字其中还有很多残缺或者多写的地方,我们来看看名家如何写的;

张迁碑原碑

林散之临摹

又如《曹全碑》:

曹全碑原碑

今人刘文华临摹

二、可以选择相近风格的碑帖;

比如下面《杨淮表记》中的“尉”、“讳”二字已经模糊不清了,我们来找《石门颂》、《西狭颂》查看。

杨淮表记局部

石门颂局部

西狭颂单字

三、按照碑版的相同风格,进行部首偏旁的借用组合:

下面列举《颜勤礼碑》字帖当中的一页举例,如左下的“宫”字,它的宝盖头已经看不清了,大家再看右边出现的“害”字同样是宝盖头,那么就可以挪用过来,到“宫”字上面;一页当中有很多类似的书写,比如圈出的“页”下部分,几近雷同,所以同一作者,统一风格的书写借鉴是很有效果的。

@本文来源:网络。内容观点仅供书友参考。

@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错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


自学·教程·明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