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向内来用功

 时间煮酒慰风尘 2018-09-07

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向内来用功

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向内来用功

今天继续与大家分享《好好说话》一书,分享佛陀的说话之道。

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你当然活得累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三位信徒说自已活得不快乐,禅师问三位信徒,有了什么才觉得快乐。

三位信徒分别说:名誉、爱情和金钱。

禅师接着问:那为什么有的人有了名誉、爱情和金钱,他们却不快乐呢?

三位信徒无言以对。

禅师接着说:其实,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爱情要奉献于他们,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快乐、意义和价值。

柏拉图说“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有些人为过上好日志而拼命赚钱,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已主观的欲望,而不是自已实际生活中的需要。

所以,人的一切痛苦根源实际是内心对世界错误的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迷茫而已。

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向内来用功

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向内来用功

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因为对国家的贡献而当上了参议员,而弟弟则因为杀人而被判处无期徒刑。

有记者采访兄弟俩,为什么分别取得了成功和导致了失败?

他俩都回答:“因为父亲好赌,回家后还经常醉酒打人,能怎么办呢?”

哥哥的选择是:靠自已努力奋斗!

弟弟的选择是:这不是我的错,因为我有这样的父亲啊!

两种不同的思维,决定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当顺境处理不好,就会变成逆境;逆境处理得好,也会变成顺境。

人生就是如此。

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向内来用功

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向内来用功

抓不住的东西不要去抓

当我们努力追求快乐时,常会觉得痛苦;而不再追求时,直正的快乐却不请自来。因此,当明白一切事物是抓不住的后,我们反而宽心了,成为一个真正能“放下”的人。

欲望的本质就是“苦”

与人交往中,我们总是认为自已付出的太多而得到的太少,会有怨言和痛苦,会去计较公不公平。潜意识里把这种交往当做交换,付出多少就希望得到多少。其原因在于没有满足自我。

要做到多要求自已,少期待对方;多感恩,少抱怨;珍惜拥有的,不要执着于没有的,把握自已能做的。

其实那些外在的物质,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多,都是想要的太多。

所有不善的念头都会伤已

人每重复同样的行为会加深相同的记忆,重复得太多就会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所以,多有光明、善良和正面的念头,才能拥有稳定的幸福和快乐。

喜欢对别人“观过”,最终受苦却是自已

很多时候,我们的苦恼在于看不清事情背后的原因,即拿自已的惯性常识认知去判断是非,更可悲的是我们还不自知。

因此,多想想别人做这个事情是有原因的;或者自已主动去观察了解;或者设想如果自已观过的话,自已也会痛苦。

无常如盐,咸也好,淡也好

我们对未来的担忧,往往在于我们不敢面对当下的不完美,所以希望借助外物来改变现状。但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所以才会忧虑。

与其担忧未来,不如想好现在能做好的事情。无论咸淡,都以平常心看待,保持内心的坦然和安乐。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佛教注重的不是让我们事事如意,而是让我们通过学习和修行获得克服困难的能力。

我们要先懂得正确认识和了解事物的真相,先明理,然后通过慈悲和智慧来化解,而不要试图压服。

亲人之间则要多讲爱而不是光讲理。问题即使不能马上解决,相互的理解和爱语也能化解矛盾。

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向内来用功

碰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向内来用功

其实,我们的苦和乐都来自于内心,是内心对外化环境和事物产生的感受,是一种情绪。因此外在因素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内心,即心态问题。

所以要活得快乐还是痛苦,取决于我们自已。如何建设我们的内心呢?

发现自已不快乐时,就马上转心,让自已快乐;如果还不能达到这种强大的心态,就离开那个境界,等平静后再来看破它,然后放下它。碰到任何事情,告诉自已用平静的心态去接纳它,对外在事物的无常变化也要有正确的认识。

关键是认识自已当下的状态,并拥有一颗主动希望改变的心。这样内心摆脱痛苦的力量会越来越强,痛苦会越来越少,快乐会越来越多。

深刻的道理,看完醍醐灌顶。


本文为时间煮酒慰风尘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文章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