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开阔心境要有“六忍让”

 小桥流水1i79ra 2018-09-08

 作者:罗文博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大海只因容纳了百川才成就其大,因广阔而倍受称赞。人只有忍让才能胸怀广博,才能任恩怨沉浮。一个人要想博采众长、与人和睦相处,就要有开放包容的智慧与涵养。

忍让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是一种体谅他人的豁达大度,丝丝春雨,能融化顽固的冰层,敲醒沉睡的爱心;是萧萧秋风,吹散自卑的阴云,换回迷失的良知。在生活当中,需要一种忍让,做人更要学会容忍,如果没有容忍,会使你处处碰壁,寸步难行。

人只有忍让才能胸怀广博,才能任恩怨沉浮。所以,忍让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忍让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人只有忍让才能胸怀广博,才能任恩怨沉浮。忍让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忍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那俗从容、自信和超然。

有开阔心境的人,要有让人之胸。

寺内的弥勒佛是这样的:“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这是何等的心胸啊!从中不难看到,忍让和笑、愉快在弥勒佛的境界里是连在一起的。

有了忍让的胸怀,才有容天容地、容江海的崇高和博大,才有来自心底的真挚笑容。四川乐山凌云寺内的弥勒佛是这样的:“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

大千世界,日月轮回,时事境迁,人心思变,所以,于己要多责,责自己无知无识;对他人,要多欣赏,赏他人有高有低。人生有了这种忍让的气度,才能安然走过四季,才能闲庭信步笑看花落花开。

在人生的道路上,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形形色色的人,或善解人意,知书达理;或心胸狭窄、蛮不讲理;或愤世嫉俗、感情用事;或宽容大度、冷静沉着。人生如果有一颗容忍之心所应有的心态与智慧,是所有想拥有幸福快乐生活和成功的保证。

有开阔心境的人,要有让人之过。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忍让是一种力量,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善人际关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待他人的过错一定要公正看待。

忍让别人是获得心里平安和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如果人想要健康和幸福,人就必须原谅每一个伤害过你的人。人如果不能首先去原谅别人,人就不能真正原谅你自己,拒绝原谅别人就等于自大和无知。

理由很简单,当人去想,去感受时,人就成了你所想、所感受的,因为人就是你想的。因为容忍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也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灵。

因为忍让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某一件事物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宇宙的胸襟。只有不以偏概全,不苛责求全,并能够宽其过、恕其失、抚其痛、安其心,才能完善与充实自己。

有开阔心境的人,要有让人之长。

汉高祖刘邦,出身低微,文才武略平平,却能一统天下,得益于其能容人之长,善于用人之才。萧何月下追韩信,徐庶走马荐诸葛;徐特立让教育部长之职给瞿秋白,李斯特力荐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肖邦,这些都是古今中外容人之长的典范。

海不辞滴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要有忍让之长的美德,做到不妒贤嫉能,并不会受损反而会更完美,。

要忍让之长,就要容得人家超过自已和高于自己。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促进。以诚待人,先诚而后得,要做到以诚待人,就要有忍让之量,要能恕人之过,要善于取人之长。

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相互促进,才能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反,有的人却十分嫉妒别人的长处,生怕超过自己而想方设法进行压制,实际这种做法是很愚蠢的。

有开阔心境的人,要有让人之短。

三国演义中,谋士张松能言善辩,有过目不忘之本领,深知刘璋懦弱,一心归附曹操,却被曹操以面容丑陋、说话冲撞为由拒之不见,而刘备却以礼待之,最终张松为刘备入川立下汗马功劳。

一个人各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必然有所长和有所短。一个人如果没有缺点,那么他也就没有优点。要有容人之短的胸怀,做到大是大非不含糊,细枝末节不纠缠。对别人的理解,是一种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种与人为善的观念释然。

而忍让自己则是一种豁达和冷静与理智,忍让自己并不是放纵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短处都是客观存在的。“良匠无弃材,明君无弃士”,作为做人,若只一味盯着他人的短处,以苛求眼光待人,以狭隘心态度人,以固化模式看人,必然会导致脱离人群,失去人心,孤芳自赏。

有开阔心境的人,要有让人之言。

忍让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是对人对事的包容与接纳。学会忍让能使人保持一种恬淡、豁达的心态。懂得容忍的人,是生活的智者,他们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善明事理,从容乐观。多一点对别人的容忍,自己的生命就会多一点空间,漫漫的人生路上,就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阳光。

没有耐心则听不到真言。忍让不是是非不辨,良莠不分,忍让要有智慧,分得清哪是良言哪是谄言;还要有气量,听得进甜言蜜语,也容得下直言不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忍让之言,才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是风度,是胸怀坦荡。让人把话讲完,是大度是谦恭,是强而不锐,也是有力量的体现。

忍让要有勇气,没有勇气则听不得诤言;容言要有耐心。所以,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首要工具,容忍之人要善听、善辨、善纳、善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可偏薄。

有开阔心境的人,要有让人之事。

人和人之间需要理解,它能使无奈的朋友在尴尬中获得些温暖,在错误笼罩时看到一点光明。做人要善于学会忍让,不能对别人的一点过失斤斤计较,念念不忘,应该给别人留下改正的机会,而自己也不计前嫌,帮助对方一起进步。只有把“忍让”的精神融于生活的艺术和永恒的生命之中,才能让人产生深远的回味。

易事、苦事、难事、好事、窝囊事,凡事皆能装心中,一丝不苟地去办。易事认真办,苦事用力办,难事用心办,好事朝更好的方向去办,窝囊事要理智地去办。总而言之,事有轻重缓急、大小荣辱之别,能否冷静处事,宠辱不惊看云卷云舒,更博大的胸怀。

当今是竞争的世界,世事变幻莫测,人需要在忍让事中找出自己的“知”与“识”,方能扬长避短,书写更加美好的人生之旅。所以,容忍之于事,要善于分析,设身处地理解,并能兼收并蓄,才能达到愉悦快乐之境。

请点击更多的人生感悟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