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计算,2017年有70%的大学毕业生都在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 这有两种情况: (1)自己不是一流学校一流专业的一流人才,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2)大学专业冷门,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只能选择其他领域。 (3)大学学的专业不喜欢,与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完全无关。 所以,高考报志愿至关重要。 高考报志愿大学专业选择 一定要先确定自己喜欢什么专业,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开自己不喜欢或者冷门的专业,还可以减小就业难度。 填报志愿时,首先要看专业排名。其次是按分选学校,选自己分数范围内最好的学校。 第三点就是读大学,首先要做好心理建设,读书学习靠自己,不要单纯到希望有人逼你学习,没有管束的情况下,要自律。其次是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上学期间,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且毕业后靠此谋生,就努力跟着老师上课的节奏,认真学习,收获自己所属行业的基础知识架构;假期,就利用宝贵时间,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真才实学,为自己的简历增加一笔色彩。 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那也要未雨绸缪,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修一个双学位,努力拿到优秀成绩,勤于实践,为找到好工作做铺垫。 理想就业 高考报志愿很多考生抱着选择直接就业仍是大部分毕业生的选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毕业生三分之一选择理想的就业单位时,三分之一选择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其他分别是大中型国企、外企。 大学生理想就业选择·饼状图 毕业生的选择 国家统计局·大学生毕业出路调查 考研篇 很多不是一流学校一流专业的一流人才,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努力成为一流专业的人才。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201万,增长18.4%。 但是存在考研落榜,二战三站的情况。某大学大四毕业生,学了四年社会保障专业,二战落榜后情绪低落。聊到大学室友的去向时,一个找到工作和男朋友一起去职场打拼了;一个家长帮她找到了工作,回去建设家乡了;还有一个和她一样考研的,顺利去了理想院校。大学,这里有不同的群体,有的人非常努力,想成为班级第一,努力去找实习。但是还有一群人,可能早就找好关系和出路。 聊天末了说:“感觉大学不是自己高中憧憬的样子,四年过去了,自己考研落榜、大学没有爱情、友情就是塑料姐妹花那种.......”问及去找工作的事情,她说:“大学只学习没有实习经验,而且我们这个专业,只能去慈善机构了~”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少年未富就去扶贫。 还有一类学生,高考填报志愿后,一不小心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者自己直接选择了冷门专业,就业四年后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终极难题。大学的教育本质上是让知识真正学以致用,但现实状况却与初衷南辕北辙。 就业篇 更多学生,大学毕业就直接选择就业。 专业与学校如果选不好,步入职场时就处于不利地位。自己和同事的差距早已在大学四年不断拉开。 学艺不精、人力饱和、工作辛苦,多项问题综合起来,最终导致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反而选择了和本专业无关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