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没有出息,做错事情也无所谓。可是,如果想做大事,就千万要记住,你是没有资格犯错的。因为没有前途的人,做什么别人不会在乎,可是如果认为自己要做大事,就要加倍谨慎小心,否则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会变成把柄,一旦被对手抓住,就会被置于死地。 你看很多人,没出名的时候,还不要紧,一出名,各种负面新闻都出来了;更可笑的是,刚出生时、很小时不穿衣服的照片都被别人挖出来发到网络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专门搞一些小道消息,你躲都躲不掉。现在,居然有很多父母,常常把自己子女的糗照拿出来晒,你有想过他长大了怎么办吗?看到这样的人,我的看法是,他是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 因此,我们才一直强调说,人的一生,别人怎么样你管不了,但是,自己一定要走好每一步,除非你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我们以胡雪岩为例。 胡雪岩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一路顺水顺风;其中,结识左宗棠并成为左大人的有力帮手,在左宗棠收复杭州和新疆这两件大事上,为左军置办粮草、药品和军火,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凭借这些,赢得了慈禧太后御赐的黄马褂,成为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起初,左宗棠把筹办粮食马料的事情交给胡雪岩办理,胡雪岩不打折扣,样样都做得很好;但是,购买军火的事情却是一般人不敢做的,胡雪岩是从来不怕事儿大的人,他不仅做了,还越做越大。事情总有其两面性,有阴就有阳。就是因为在帮助左宗棠购买军火时,需要向英国人贷款,在处理这件事情上,胡雪岩向朝廷虚报了利息;后来东窗事发,成为胡雪岩的致命伤。 胡雪岩经商多年,精明自不必说,经过与英国人的周旋,将贷款的利息杀至四厘,声称多了不贷。但是他跟朝廷上报的利息是一分三厘,中间灌水九厘,差价与经手的英国人平分,双方各获利四厘五。有这样的好处,英国人当然不会反对。然而正是在这五十万两银子利息上所做的手脚,成了胡雪岩最后败落的重要原因。 胡雪岩赚取利息对不对?如果他只是赚取民间的这种差额不会致命,但他赚的是朝廷的差额,这就注定将来必是死路一条。只要被别人揪出来,报告给朝廷,慈禧太后会想:别人的钱你怎么赚都可以,我的钱你也敢赚?就是这么一念之差,后来胡雪岩想到这件事情很麻烦,但是他怎么讲?他说我问心无愧,因为阜康钱庄要发展自己的业务,我也不能老是垫钱,所以当初才会动这个脑筋。话虽没错,但是很难有人会接受。赚私人的钱,可以!在商言商,该赚就赚好了。赚政府的钱,小心!任何人动歪脑筋,赚政府的钱,迟早会出问题。最后落得个罢官抄家的下场。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是一样。 胡雪岩一路谨慎,一生的遗憾就在这一件事情上。但是,这种事情后悔有用吗?他说赔,谁要他赔?这样的把柄注定是甩不掉的。我们想想看,如果胡雪岩不在利息上灌水,不从中谋私利,后面别人再怎么打击他也都无所谓。人只要没有污点,就不怕被别人打击。可是有了污点,那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 胡雪岩尽心尽力为政府做事,最后自己却栽了个大跟头,这样的结果固然值得同情,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完全没有可恶之处的人,不会把自己搞得那么可怜。所以,胡雪岩即使有自己的理由,但是别人不接受,他依然是百口莫辩,只能是自作自受。 胡雪岩当初会在利息上面灌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认为自己考虑得十分周全,应该万无一失。他会不会回想起王有龄对他讲的那句话呢?王有龄:一个人太顺了,就要特别小心。 一个人处逆境时还比较容易,处顺境时却很难。因为处于逆境,自己知道要小心谨慎,而在顺境的时候,却难免大意,即使自认为已经十分警惕,往往都还是不够的。 我们身为中国人,应该感到很荣幸,因为我们祖先把很多深刻的教训都归纳成很精炼的语言,像大意失荆州、阴沟能翻船这样的俗语典故,言简意赅,却能让人警醒。 胡雪岩一心一意要帮助左宗棠,这点毋庸置疑。左宗棠阅人无数,他当然也知道胡雪岩的缺失之处,所以常常对胡雪岩讲:你即使不为功名,也要多多读书才是。可惜胡雪岩始终没有听懂这句话,他认为自己尽心尽力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书。 胡雪岩的成败不是别人在决定,更不是老天说了算的,当然也不能埋怨左宗棠,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在决定,最后也只能是他自己来承受,这就是自作自受。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起全部的责任! |
|
来自: 丰少少爷 > 《历史!人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