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经典、学摄影(67)

 如歌行板11 2018-09-08
摄影,从一点点感悟开始!

摄影要多看,多想,多拍!

让我们跟着大师学摄影吧!


没有权威,只有经典。

经典就是用最恰当的形式,

反映时代特征并能流传于后世的作品。


                  罗贝尔·杜瓦诺(1912~1994)


这期介绍的是法国摄影大师——罗伯特·杜瓦诺

      罗贝尔·杜瓦诺是20世纪40~60年代'法国人道关怀摄影'巅峰期的代表人物。在法国摄影界,罗伯特·杜瓦诺和亨利·卡笛尔·布列松堪称为一对并驾齐驱的大师。这两个人的摄影都以纪实为主,但风格却迥然不同。布列松经常云游四海,作品比较深沉严肃,关心各地的民生疾苦。杜瓦诺则一生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为创作基地,喜欢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风趣的瞬间。


      Kiss by the Hotel de Ville,1950


      想必很多人都对这张照片不陌生。作为罗伯特·杜瓦诺的代表作之一,曾于1950年拍摄的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张接吻照片《巴黎市政厅前的吻》,在2005年巴黎达索拍卖行拍出了15.5万欧元的高价。


The Fallen Horse, 1942


      他热爱巴黎、热爱生活,跟普普通通的市民一起泡酒店,喝咖啡,谈天。他总是用一种温柔的、幽默的目光注视着周围的芸芸众生,用同情的态度加以刻画。


Fox terrier on the Pont des Arts,1953


      人们不但不怕他的相机,还甘心情愿地充当他镜头中的模特。他的作品不但具有幽默感,而且给人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带有典型的法国式的人文主义烙印。


La Baguette Parisienne,1953

      

      平心而论,罗贝尔·杜瓦诺的编导拍摄确实可圈可点,他的人像作品更不得错过。罗贝尔·杜瓦诺穿梭巴黎街头的同时,也进入巴黎文艺鼎盛的咖啡馆,拍下萨特、西蒙娜·波伏娃、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等人流连其间的一幕;他还为毕加索、费尔南·莱热、科莱特、让·丁格利、罗贝尔·卡皮亚于居家、室外或工作室留影,创意兼具超现实主义与剧场型态。


Down to the Factory,1946


      罗贝尔·杜瓦诺对郊区中下阶层平民的生活颇多着墨。在混乱、贫困、移民充斥的巴黎第18区,罗贝尔·杜瓦诺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影像。


L'Accordeoniste, rue Mouffetard,1951


      比起其他'法国人道关怀摄影家',如布劳绍伊、维利·罗尼、伊吉斯、爱德华·布巴等,罗贝尔·杜瓦诺少了几分感性,而以适度的神圣、怀旧、诗意点缀其狡黠的玩笑。


The Cellist, 1957


      假如巴黎是个剧场,罗贝尔·杜瓦诺则是有耐心的观众,不分昼夜地等待他的剧目上演,偶尔升格为导演。他与亨利·卡蒂埃-布雷松、布劳绍伊、欧仁·阿捷特并称法国四大摄影家,虽受布劳绍伊的影响,却有他独到的'法国人道关怀摄影'取向,而这些影像,不但是法国的重要文化资产,也是全世界的影像资产。

                               


重大福利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