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 霓裳曲 (八) (传统优秀代表曲目) 上海国乐研究会 周惠 周浩等 演奏 霓 裳 曲 《霓裳曲》是江南丝竹音乐中较为流行的乐曲之一,也是描写月色的精品之作。此曲最先流行于杭州,据说是杭州丝竹艺人根据民间器乐曲牌《玉娥郎》移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王巽之等人将此曲传至上海,经孙裕德等国乐界有识之士的推广,该曲现已成为上海丝竹界喜爱演奏的曲目之一。 乐曲共分五段,每段附有诗情画意的标题:一.玉兔东升;二.银蟾吐彩;三.皓月当空;四.嫦娥梭织;五.玉兔西沉。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引入乐曲主题,乐段旋律抑扬顿挫而富有弹性,具有轻松悠闲、从容舒缓的情趣,表现人们看到皓月初升的情景所生出的喜悦和柔情;第三段为第二部分,这段着重突出夜深之时人们感受到的深沉、旷漠和宁静,以引出第三部分。第四、五段为第三部分,这两段都对第二主题的音型作了几乎完全相同的重复。第四段是描写想象中月宫嫦娥织锦的情景,多种句型的回旋反复,写出了嫦娥织布时的繁忙和动作的熟练、利索。第五段重复主题的后半部分,在尾部稍作扩充,出现了引人注听的清角音,造成一波三折的情趣。最后的尾声旋律渐渐下行,突出了静谥、空漠之感,使乐曲余音缭绕,韵味无穷。全曲音调典雅素淡、简洁凝炼,节奏有古代舞曲的特征,确有月里嫦娥翩翩起舞的意境,具有古典美的文人气息。 如果你有好音乐、好文章需要投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