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状元第二期 中国唐代史上第四位状元: 郑益,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乙亥科状元及第。 其人正史无名,事迹失考。该科考官为考功员外郎骞味道。取进士四十五人。其中有沈佺期、宋之问等。
中国唐代史上第五位状元: 许且,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状元及第。 其人正史无名,《唐才子传》卷一云:'陈子昂字伯立,梓州人,开耀二年许且榜进士。'可知许且为本科状元。清徐松《登科记考》记载:该年进士五十五人,重试及第十一人。本年考官为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同榜还有刘知几等。
中国唐代史上第六位状元: 吴师道,又作吴道古。《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八“司勋员外郎”亦作“吴道师”,祖籍邺县(今河北临漳),字号、生卒年不详。齐道州别驾吴安诞的五世孙。 其人于唐则天武后光宅二年(即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乙酉科状元及第。同榜共取进士二十七人(先取二十二人,后又取五人,皆因圣意),考官:刘廷奇。试题为《九河铭》和《高松赋》。考制举贤良方正。历官吏部司勋员外郎、大夫、检校秘书监。官至吏部侍郎、户部郎中等职,善作文。《文苑英华》载有他考试对策的五道全文。 中国唐代史上第七位状元: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其人正史无名,《玉芝堂谈荟》及《登科记考》仅记载其为状元。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 生平故事: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 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 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陈子昂死后,其友人卢藏用为之编次遗文10卷。今存《陈伯玉文集》是经后人重编的。刻本中以明弘治间杨澄校刻杨春本《陈伯玉文集》10卷收辑作品比较多,并附录《新唐书》本传等有关材料。
中国唐代史上第八位状元: 姚仲豫,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丙午科状元及第。同榜进士共三十二人。考官:考功员外郎赵彦昭。其人正史无名,事迹失考。 小编要做历代状元郎的简介与收集,如有错误请诸君在留言区指出。喜欢的可以点赞,谢谢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