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语言逻辑思维

 栾文广 2018-09-08
​结论

从海外汉学家的第三只眼看中国古代逻辑,结合逻辑史家的评论,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理论启示:中国古代逻辑不是外延逻辑,而是一种讲求秩序和效率的逻辑。作为一种自然语言逻辑,中国式概念与汉语的语言结构有关。在这种概念中,具象多于抽象,对内涵的重视甚于对外延的强调。中国式判断是一种看起来不那么融贯的判断,即辩证性判断。同时,它依赖于语用和语境,带有实践逻辑的取向。它不仅重视逻辑的形式,还重视非形式的内容。由中国式判断构成的中国式推理是推类,汉学家称之为深入归纳法。具有上述特质的逻辑是当今的悖论逻辑、归纳逻辑和语言逻辑的研究题材。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结论如下:

第一,我们认为中国语言具有特殊性。(1)中国文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符号相应于一个意思。(2)中国式概念对内涵的重视甚于对外延的强调,这是因为中国逻辑不是纯粹的外延逻辑,它蕴含着内涵逻辑的取向。(3)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逻辑思想受限于中式语言的结构无法得到清晰的表达;中国语言中的语词具有一定模糊性和图像表意特征,与此对应的是,中国式概念往往精确程度不高,甚至隐含着不一致,因此,这种概念构成的判断就具有了它的特殊性。

第二,中国逻辑辩证性判断的特征在于:(1)多值性。辩证性判断不仅仅是真假二值,也可以包含三值。根据杜米特留的研究,这种判断“可能导致产生一个有关这些判断的多值逻辑概念体系。中国思维是在具体图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终不离开个别或特殊。但是,多值逻辑结构局限于特殊或个别,不可能达到一般。在这种多值逻辑体系中,排中律和矛盾律并非普遍有效的方法。按照这同样的方法,在多值逻辑的帮助下,有可能发现微观物理学领域的融贯图式,有可能为古代中国思维展开一个融贯的概念体系。”(2)模糊性。由于中文语句不明确提示概念的单复数带来了模糊化表述,这就使得中式判断到底是单称判断还是特称判断不甚明确。从而使辩证性判断具有了模糊性特征。(3)不融贯性。辩证性判断的不融贯性指的是一个不确定的命题包含两个相反的判断。这种判断有时违背西方逻辑的矛盾律,有时违背同一律,但它在思维过程中包含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判断为中国式推类逻辑奠定了基础。

第三,我们认为中国式“推类”即深入归纳法的特质表现在:(1)深入归纳法与西方的类比推理在形式上是相同的。这两种推理都是从一个特殊的事实过渡到另一个同样特殊的事实的推理。(2)深入归纳法与西方的类比推理在潜在丰富性方面是大不相同的。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里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和悠远的含义。而西方的类比推理更侧重形式的表述。(3)深入归纳法与西方的类比推理的表述相比,显得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可以从后者得到补偿。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逻辑推理可通过隐喻、类比和溯因等多种手段推动实践性推理理论的发展。

海外汉学家的论述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中国逻辑研究应该从中国的语言、哲学的文化背景中理解和阐释中国特有的逻辑思想,这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解读中国思想家的逻辑思想。有助于我们克服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惯性,发掘中国古代思想家丰富而深邃的逻辑理论,从而实现逻辑研究的本土化。

作者:龙潇,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邹崇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逻辑研究室主任

原题:《海外汉学家视野中的中国古代逻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