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学者柏杨在他的《中国史纲》中谈及中国早期文明的开端时,曾粗线条地描绘了“黄帝王朝”这样一个轮廓:五千年前的黄河中游与汾水下游一带,约有一万个以上的大小部落。其中有三个部落最强大,一个是神农部落,根据地在陈丘(今淮阳),酋长是姜榆罔;一个是九黎部落,根据地在涿鹿(今山西解县)酋长是蚩尤;还有一个是有熊部落,根据地在有熊(今新郑),酋长是轩辕黄帝。《史记》上说,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儿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是个有智慧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是他定天文、创文字、造舟车、养蚕丝、播五谷、建宫室,并力挽狂澜结束了生灵涂炭的远古战争,实现了各部落的统一。为了安抚归顺的各部落,轩辕还改变了他父亲少典当部落首领时确立的图腾“熊”,取各部落图腾之一部,即狮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虎齿、鲤须、麒麟尾,创立了一个新图腾,这就是“龙”。于是就有了“龙的传人”一说。 黄帝在位一百年。史藉上说,在这一百年中,没有盗贼也没有殴斗,人际之间谦让和睦,加上风调雨顺,每年都有好收成。春秋时,曾传说皇帝在位三百年,有人觉得奇怪,就去请教孔子。孔子解释说,黄帝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君主,人们都很敬仰他。因此在他在位的时候,人民蒙受他的德政一百年;他死后,人民又供奉他的神灵一百年;等到后人渐渐忘记他的时候也还用他的教化又是一百年。 黄帝这个名字,传说来自有熊氏部落对五物之本“金、木、水、火、土”中的“土德”的崇尚。黄帝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号黄帝。黄帝是“五帝”之首,“五帝”之说由来已久,通常讲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庄子说过:“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首议废除千年帝制、始创中华民国的孙中山亦有诗赞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千年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正是在黄帝的统领下,黄河中游两岸的中原文明生机勃勃,由此孕育了后来发展起来的伟大灿烂的华夏文化。 黄帝子孙历遭百劫不灭,血脉传承不息,逐渐形成了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中华民族,黄帝也成了中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象征。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称:“《山海经》、《大戴礼记》等书记载古帝世系,不论如何分歧难辨,溯源到黄帝却是一致的。历史上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相传都是黄帝的后裔。” 新郑是轩辕黄帝出生和建都的地方,城西海拔1000多米具茨山始终被一种神秘圣洁的气氛所笼罩,相传皇帝在这里求贤问道、结公拜将、屯兵驯兽,从主峰北坡流出的姬水河就曾做过黄帝部落的饮马河。山上有中天亭、轩辕庙、大宗祠等多处与黄帝有关的遗迹。那座轩辕庙据说在汉代就有了,石墙、石顶、石门、石窗···
王毅(中) 
祭祖大典盛况  同音字碑
中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象征——根深叶茂  指南车——(指南针的祖先)
有熊氏的大鼎——从煮饭的炊具——到祭祀用品——再到国家权力的象征 仪仗队正步走——以示庄严隆重
 陈云题词 欢迎客家人认祖归宗! 同颂祭祖词
轩辕祠   百家姓——千家姓!
黄帝故里
中国龙——中华民族的图腾 世界华人一家亲 炎黄二帝 炎黄二帝
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拜祭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