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知道车子的真实油耗?别只看油耗表,这样测才最准!

 昵称21211136 2018-09-08

对于有车一族来说,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买不起车,而是车子买回来后发现加不起油了。尤其是今年以来,油价不断攀升,油费就成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上周,小邦和车主朋友算了一笔账,如果按一年开1.5万公里,油耗8升/100公里,一年油费就差不多要10000元。当时就有车主留言问,“这是什么车,油耗只有8?我的车都是15。”

今天,小邦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油耗的话题。

怎么测量油耗更准确?

同一款车,有的人开油耗高,有的人油耗低,不仅和驾驶习惯有关,还和日常用车环境有关,那么究竟怎么计算油耗更准确呢?

1、工信部油耗参考

新车玻璃上贴的“小黄纸”即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其实是工信部给出的一个油耗参考值。

油耗的测试方法有很多,如台架测试、实际道路测试等,归根结底可以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工信部采用的就是间接测量法,即将整车(质量低于3.5吨的轻型车辆)放到实验台上,然后通过模拟的方式,设定负荷、车速,再设定不同的驾驶情景,如怠速、加速、减速、等速、换挡等,来测量碳排放(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最后按照碳平衡法来测量油耗。

从方式来讲,工信部油耗测试还是比较科学的。不过工信部综合油耗虽然模拟了多种情况,但在实际驾驶时,情况会更为复杂多样,所以,一般情况下,实际油耗要比测试值来得高

2、汽车油耗表

工信部油耗只能仅供参考,那行车电脑的记录,应该会更准确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行车电脑的计算原理:车子一开始使用时,电脑会将油耗设定在99.9L/100KM,我们要通过长距离的行驶,才能使得这个数值慢慢降下来并趋于稳定。行驶里程越长,这个数值越准确。另外,急加速时,油耗瞬间可以达到30-60L/100km;停油滑行时,油耗又会偏低,这些对行车电脑的平均油耗显示都会有影响。

所以行车电脑的油耗显示同样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值,并不能完全体现车辆在一段距离内的油耗情况。

3、如何获得更真实的油耗数据?

要想获得更真实的油耗数据,小邦觉得还是要用直接测量法。

专业人士会在专门的实验车场的专门跑道上,在规定的湿度、气压、胎压等,在满载等速的条件下,用专门的计量仪器切断车辆原来的供油系统,用计量仪器量杯内的油开始跑,不计算加速时的油耗,不能滑行,跑几十或百米的来回路后,计算出百公里油耗等数据。

但这样的测试相信很少有人会弄,作为普通车主,我们在日常行车时可以采用更为简单易操作的直接测量方式👇👇👇

① 到油站将油加满

首先来到加油站,加满油箱至自动跳枪。记得记录行车电脑中的里程数。

② 市区、高速、国道,都跑跑

之后正常使用车辆,尽可能地在市区、高速等多种路况下行驶,力求将最真实的综合路况油耗表现呈现出来。空调该开的开,虽然会费油,但是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③ 再将油箱加满

跑了超过一百公里后,重新回到加油站将油箱加满至自动跳枪。记下加油机上的加油量和行车电脑上的里程数,然后套入公式:加油数量÷(行驶的公里数÷100)=百公里的平均油耗!

用这种测算方法测量的油耗,和你平时的用车习惯、路况、远近、驾驶技术有关,更具实际意义。

播放GIF

油耗越开越高,该怎么省油?

车子开了一段时间,油耗越开越高,这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一般老司机开车肯定比新手省油,一起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做的?

👇👇👇

1、起步避免猛踩油门。

汽车刚起步,如果猛踩油门会造成油耗增大,比较省油的方法是轻踩油门,让汽车缓慢起步。

2、保持经济车速行驶。

最省油的行车状态是匀速直线行驶,最省油的经济时速是:小排量车时速60-80公里/小时,中排量车时速80-100公里/小时,如果汽车能保持经济时速行驶,能大大地省油,相反,时快时慢的车速会增加油耗。

3、怠速不超过10分钟。

怠速时间过长,会增加一部分油耗,这在堵车时表现尤为明显。如果堵车或等候时间较长时,超过10分钟以上就要关闭发动机,再时间长了就会费油了。

4、不经常猛踩刹车。

急刹车会造成油耗的增加,因此在平路上要提前制动,多进行点刹,尽量避免急刹车,既安全又省油。

5、高速行驶时最好关窗。

高速行驶中注意密封以减少风阻,当时速达到90公里以上,开窗后因风阻产生的油耗会比开空调还要多,因此高速行驶时注意关窗。

6、按时保养车辆。

发动机积碳、空气滤清器脏了、火花塞堵塞、轮胎胎压不正常等等状态,都会造成油耗增加。所以要按时保养车辆,该修理的修理,该清洗的清洗,该换的换,能很好地降低油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