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教育上的职称之争如此激烈, 如此不正常?

 昵称cZwA4 2018-09-08

中小学职称评聘的初衷就是对于在中小学一线工作的教师以不同的等级加以区分,试想一下,如果大学一毕业过两年都可以晋升高级职称的话,教师这个工作最后就会成为又一个大锅饭式的工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工资一样,职称一样,谁会继续努力的去干呢?但教育的职称评定是个特例。

1教师的起薪低,福利缺斤少两,职称评价乱象丛生

其实我们不管干什么工作,对于你所从事的工种都有条条框框去约束,就连农民工给搬砖,干得好和干的差都有区别,这其实是管理的一个必然的手段,不然岂不乱了套。但是教师的起薪实在是太低了,不少地区两千左右,够现在的年轻人干什么?计算方式云里雾绕正常,福利待遇缺斤少两正常,各种东西七扣八扣正常,把劲头都集中在职称上。而职称评定常常不正常。

一个字,熬,十年左右中级正常,高级遥遥无期,你想要等人家名额空出来。各种指标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二桃杀三士。教师起薪加高一些,不要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中,是每个老师特别是新老师的呼声。

2涨工资的压力不集中在职称上,职称才能正常,教师队伍良性循环

如若如此,职称上的竞争压力必然会弱化,因为做教师的门槛本身就提高了,工资真正和公务员一样,每年考教师编制的毕业生就会和考公务员的人群一样庞大,在这么多的人才中去选择的话,教师的素质肯定会提高,因为可选余地大了,优秀的人才会脱颖而出。因为待遇高了,优秀的人自然就会进来,不需要每年进行道德说教。

君不见,为了招聘教师,教育上想出来好多新名词和套路“特岗、定向师范生、免费师范生(公办师范生)、银龄计划、全科教师”,公务员有这样多套路吗?有必要吗?

3提高教师职称比例文件已出,慢慢等落实吧

近些年涉及教师职称文件里,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中小学教师职称问题,显然,高层是关注和重视这个问题的。

这是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里,关于职称的说法,表明要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落实时间,大家慢慢等吧。

结语:

职称之所以不正常,根源在于教师待遇的低下,改善职称之激烈竞争要从加大教师待遇入手,其他的都是空谈,说得再多照样有的人挤破头去竞争高级职称。反观其他行业评聘职称就没有教师这么激烈,原因是人家不需要争得面红耳赤去谋算那几个钱,待遇本身好,竞争就不激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