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招聘中是否存在以下的问题? 1. 企业的人才达不成工作目标,不胜任岗位? 2. 通过培训,解决不了目前人才短缺的问题? 3. 人力资源找不到人,找到人不合适? 4. 组织长期空缺部分关键岗位配不上? 5. 一开高管会,HR老大就会因缺人受到各单位的指责? 6. 所有的问题好像是都可以推到人不胜胜或缺人,结果是人力资源老大成了背锅侠-背炸药-背不动-把自己炸飞? 7. 原来的HR职能岗位,成了比业务还业务的困难岗位?干着业务的工作,拿着职能的薪酬?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老板的心? 8. 招聘到底怎么了?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现从三个方面作一下探讨,希望对大家有一个帮助。 一、 招聘的思维: 1、 招聘应该从什么时间开始:应该在不缺人,就要储备好。所谓的:凡事预测立,不预则废的道理。所以要建立行业人才库。 2、 要用营销的思维做招聘。 3、 要用产品思维做招聘。 4、 要用顾问式的方式做招聘。 5、 要用播种的思维建人才库。 6、 人才分几类:分三类:精英人才,优秀人才,专业人才。 7、 招聘要根据人才的来源定渠道。 8、 招聘要建立分层分类的人才库。 9、 招聘是一把手工程。 10、 招聘要根据胜任力来选才。 二、 招聘的组织 1、 招聘组织要由总裁/董事长+人力资源招聘主官+各级单位主管+行业的前20名的企业的人才信息官。 2、 招聘负责人要每月每季与目标人才互动。 3、 招聘要时时处处开展。 三、 招聘的技术 1、 建立行业人才库:内部+外部。 2、 培训面试官。 3、 招聘:一批伯乐,寻找千里马。 4、 潜伏式招聘+咨询式招聘+定得式招聘。 四、 招聘的大病 1、 招聘不看能力,看年龄。 2、 招聘不看能力,看企业。 3、 招聘不看能力,看行业。 4、 招聘不看人才,看安全。 5、 招聘不看胜任,看概率。 6、 招聘不看胜任,看感觉。 7、 招聘不看本质,看现象。 8、 招聘不看业绩,看态度。 人才决定组织生死存亡,招聘决定人才的生死存亡,但现实往往是看现象者多,看本质者少之又少,这或许就是真正的大智慧者少之又少。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才能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原则为中心。 |
|
来自: 昵称33542116 > 《招聘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