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区楹联(45)杨墅梵寿寺(1)
许荣海
江苏无锡梵寿寺,位于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杨市镇北村,据现存石碑记载:梵寿寺始建于1109年,原名:宋极殿,相传是宋十三太子隐居民间所造。奉祀宋帝王。曾名洪门寺,隋唐时期最为鼎盛,占地2.5平方公里,南至横塘桥,北至锡溧运河,东至福山,西至匡桥直湖港,殿宇千间,佛像万尊,后花园内奇花异草、假山危石、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隋炀帝曾此驻游并赐名杨墅园。
北宋末年,毁于金兵之火,片瓦不存。明清时期,恢复重建,更名梵寿寺。太平动乱,再次遭毁,清末民初,再次重建。“文革” 时期,数十间殿宇唯有宋帝殿残存,九十年代初,经宗教部门批准,茗山长老亲笔题名,梵寿寺为合法佛教活动场所。2011年正式恢复重建,如今拥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三王殿、宋帝殿、财神殿、办公楼、斋堂、观音殿、地藏殿、大雄宝殿、万佛殿、东西厢房、藏经楼等殿堂数十间,整座寺院完全依照起初唐代风格而修建。
2015年1月9日,江苏无锡梵寿寺隆重举行全堂佛像开光法会暨寺院落成庆典。
开光法会上午9;08举行,梵寿寺住持曙凡法师率僧众仪仗队、大德檀越代表来到梵寿寺客堂迎请: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和无锡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无锡灵山祥符寺方丈无相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镇江金、焦二山方丈心澄法师,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寒山寺、重元寺方丈秋爽法师,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扬州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师,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无锡市佛教协会会长、无锡南禅寺方丈能开法师等五位法师至大雄宝殿主法开光法会,无相长老主座主法,拈香礼佛,大德檀越拈香礼佛,五大士和众法师诵《开光仪轨》,开光法会如法如仪,隆重庄严。无锡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滨湖区佛教协会会长、惠山寺方丈玉平法师,无锡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惠山区佛教协会副会长、慈云寺住持常达法师等友好寺院代表和大德檀越、四众弟子400余人随喜开光法会。
梵寿寺落成庆典上午10;00在杨市市民广场(梵寿寺山门前)举行,无锡市民宗局副局长张慧东先生,惠山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黄明先生,无锡市公安局惠山分局局长丁旭东先生,惠山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许永保先生,洛社镇党委书记倪海兵先生,洛社镇杨市镇北村委主任杨清先生,无锡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无锡市佛教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颜冬宝先生等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镇北村的相关领导以及参加开光法会的大德高僧、诸山长老、友好寺院代表和大德檀越、四众弟子2000余人参加庆典。
梵寿寺住持曙凡法师致欢迎词,对冒着严寒前来参加开光法会和庆典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为梵寿寺建设作出无私捐助的大德檀越致以衷心感谢。
洛社镇杨市镇北村委主任杨清先生介绍了梵寿寺自2011年以来在无相长老等大德高僧和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恢复重建的艰辛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