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人传:“为五斗米折腰”的艺术大师赵之谦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2017年嘉德秋拍,赵之谦刻制的青田石自用印章《为五斗米折腰》以1050万落槌,加上佣金最终1207.5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文人篆刻拍卖新高,可叹可悲的是,这方印的印文却是赵之谦为生活所迫所刻的“为五斗米折腰”。为了生活,赵之谦自嘲着说:“撝叔戏反陶彭泽语以自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我偏偏反过来说。

(赵之谦和他的为五斗米折腰)

显然,当赵大师刻这方印时,心里是多么的不舒服,为了生活,自己不得不做跟自己志趣不相投的事情。但恰因如此,赵之谦终究取得了前人不曾达到的艺术成就,可见,苦难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无疑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是“金石画风”的倡导者,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使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于完善,篆刻上,他是“印外求印”的先驱,他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将取法范围扩大到传统印章和文人书法之外。与同时代的其他艺人相比,他全面能力显得异常突出,他诗、书、画、印“四绝”,在各个艺术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以书入印,以书、印入画,书、画、印融合无间,后世的吴昌硕、齐白石等人正是在他的基础上借力而上的。在清代绘画、书法、篆刻创作发展史上,不论从哪一方面讲,他都是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既是《印人传》,本文着重说说他的篆刻成就(受后台朋友请托,赵之谦的个人简介会写得详细琐碎些)。

一、个人简介

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子欠,号冷君,后更字为撝叔,号悲庵、悲翁、无闷、婆娑世界凡夫、憨居士等室名有二金蝶堂、苦兼室、悔读斋、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等,浙江绍兴人。赵之谦于道光9年(1829年)7月9日生于绍兴开元寺东首大坊口的一个商人家庭。赵之谦的先世是宋朝宗室后裔,于明朝弘治年间迁至绍兴,他的七世祖赵万全,是绍兴历史上有名的孝子(“二金蝶堂”的来历,见《读印:晚清篆刻天才赵之谦的“二金蝶堂”》一文)。赵家祖上富殷,但到赵之谦父辈,家道开始中落,原因是遗传的哮喘病(赵之谦最后即殁于此病)。赵之谦天资过人,读书过目成诵,2岁即可把笔写字,4笔已入塾读书,且常提出塾师无法回答的问题。至17岁时,拜山阴沈复粲为师,习金石之学。沈氏精于金石之学,把赵之谦引上了研究金石的道路。

道光27年(1847年),赵之谦十九岁,娶范璥(敬玉)为妻,范氏长赵之谦一岁,据赵之谦后来的边款记载,范氏幼读五经,且能诗擅书,两人感情深笃。

第二年,赵之谦中秀才,但他对应试的八股文不感兴趣,偏偏不合时宜地停下来研究周秦以后,隋唐以前的学术,不再进取功名,于是家里越来越穷。迫于生计,他“降格为童子师”,靠自己卖字画及教授童子来度日,但教童子收入菲薄,一年三节的收入无法使他温饱,但赵之谦个性高傲,常常“寒月单衣,朝夕断炊,也不肯向人告贷。”据载,这一年,他是饿了冷了就闭门大声读书,以驱赶饥寒。

好在不久,赵之谦认识了缪梓,1850年,他进入缪幕,协助办理一些文案笺奏之类的文秘工作,缪幕虽是军营,但学术气氛非常浓厚,一干幕友(包括后来的好友胡澍)经常在一起讨论学问,遇到问题,请学识渊博的缪梓裁定,这一段时间相当于赵之谦人生的大学时期。赵之谦对于缪梓异常尊重,“终身执弟子礼甚”。

咸丰二年(1852年),赵之谦在叔祖赵曼仙的资助下到省城杭州参加乡试,但不幸名落孙山。第二年,赵之谦父、嫂相继病逝,家境更加贫困,“终岁奔走,卖衣续食而已”长兄赵烈在妻丧之后,精神沉沦。

咸丰五年(1855年),赵之谦再次参加乡试,仍不第,紧接着,长兄赵烈离家出走,留下子女,增加了范氏负担。第二年,缪梓奉调衢州防御太平军,赵之谦协同参加了咸丰八年的“衢州保卫战”,这几年是赵之谦一生中军旅生涯时期,大大丰富了赵之谦的人生经历。

咸丰九年,朝廷开恩科,赵之谦终于中举,这一年,赵之谦31岁,乡试座主汪承元对赵之谦才华颇为激赏,对赵以第三名的名次感到遗憾,每遇到同仁就出示赵之谦的文章,为其揄扬,因此,赵之谦人还未入京,却已“名动公卿间”了。

次年,太平军李秀成部攻陷杭州,缪梓战死。后因人弹劾,缪梓被诏夺恤典,众人不敢言,唯赵之谦决意为缪梓雪冤,足见其品性。缪梓死后,赵之谦生活再次陷入困顿。为谋生计,赵之谦决定离开前乡,前往温州,在温州永嘉南方的瑞安小县找了一份临时差役。后又决定去福建躲避战乱,其间再未归乡,到达福州后,遇到长兄赵烈,人世沧桑,两人几不敢相认。

同治元年(1862),四月,赵之谦接到家书,妻子范氏已于二月病殁于绍兴,次女蕙、三女榛也随后死去,一家五口,只留下了长女桂官。此次出行,赵之谦本来对范氏说“去即回”,但没想到一去竟成永诀,这一年,赵之谦34岁。

赵之谦悲痛之余,给自己改号“悲庵”,并刻了悼亡印:“三十四岁家破人亡乃号悲庵”(1厘米小印,刻了12字之多,仍显疏密有致,足见神乎其技),悲伤之情难掩,于是又刻“我欲不伤悲不得已”一印。

(赵之谦和他刻的改号、悼亡印)

在福建期间,他不断上书闽抚为缪梓辨冤,但朝廷不纳。此后,他又受陈宝善之招,对太平军战有功,赵之谦本想以军功获得保举以为进身之阶,不料却被另一位无功的人员顶替掉了,赵之谦入仕之路再次遇阻。悲愤之际,他刻了一方印:“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同年,又刻:“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一印,并且在款里说:“悲庵居士,辛酉之后,万念俱灰,不敢求死者,尚冀走京师,依日月之光,尽犬马之用。不幸穷且老。亦愈乎偷息贼中,负国辱亲,刻此两言,以明其志。”显然,在这样的人生际遇之下,他还有他的心心念念报国之志,也就是科举之梦要实现。

(赵之谦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印及边款)

保举无望的赵之谦决定动身去京城,准备参加来年的会试。

需要着重提一下,他在福建时与魏锡曾有过亲密交往,这是晚清印坛重要的一件事,魏锡曾在福建替赵之谦集好了印谱,并带给在泰州避乱的吴让之,吴让之赞赏之余,刻两方印赠赵之谦,并给赵之谦印谱以自己的评价,因两人艺术见解不同,引起较为重要的一次印学争论。具体可见另文《篆刻掌故:吴让之跟赵之谦打架,你帮谁?》这里略过。

同治二年春,赵之谦,会试不中,略晚,胡澍、沈韵初、魏锡曾递次进京,四人聚首京师,“奇赏疑析,晨夕无间”,大力研习金石,这段时间成为赵之谦少有的快乐时光。为此,他刻了一方印:“绩溪胡澍川沙沈树镛仕和魏锡曾会稽赵之谦同时审定印”,显然这方印像一帖纸,篆刻史上没有人这样刻过。

(赵之谦四人合审印)

同治三年,杭州收复,赵之谦想回家乡看看,被朋友劝阻“人言归则必死”,到底没有成行,不过这一年,有一件高兴事,在赵之谦的奔走之下,缪梓一案昭雪,朝廷下旨赏还了恤典。

同治四年,又到会考,又落榜,原因是赵之谦写的考卷中的内容,引用古文典籍太多,考官看不懂(奇葩理由)。失望之余,赵之谦决定返乡,此时,故乡家中只有孤零零长女桂官一人,情志哀残之下,赵之谦回家就大病一场,并且一病“百四十日”,并“下血数斗”。直到第二年春天,赵之谦才又受聘黄岩县翼文书院教授学生,束修颇丰。总算有了点余钱,赵之谦以此偿还旧债,资助族人,很快又囊空如洗,总之,来得快,去得疾。教学期间,赵之谦念念不忘科举。他认为:“……然令我一生刻印、赋诗、学文字,固天所以活我,而于我父母生我之意大悖矣”(《尺牍》)。他的志向不在文艺上,他是要走科举入仕的,要报效国家的。

同治六年,他辞去了教师职位,准备来年的会试,可惜的是,这次又落榜了,原因仍然是文字不合辙。八股文再一次限制了这位天才。无奈之下,赵之谦打算纳赀捐官。之后,就是不断作画刻印赚钱以备捐官,但对科举仍不死心的他在同治十年又参加了一次会试,仍然落榜了,这次他完全对科举断了念想。

到同治十一年,他把平生所绩及朋友资助捐了一个江西的小官。此后历任《江西通志》总编辑,鄱阳、奉新、南城县令,十余年内终于在摸爬滚打中认清了官场本质:“今日方知做官之术,不出卑鄙无耻四字,断非我辈所能……”。

光绪十年(1884年)十月一日,贫病交加的赵之谦终于因心律衰竭,卒于南城县任上。终年56岁,江西期间曾迫于上司要求买妾陈氏,生二子一女,但同年稍早于赵之谦死去。因身后萧条,赵之谦遗柩由浙、赣故旧醵资运回,归葬于杭州丁家山墓地。生命的最后十余年,赵之谦很少刻印,他志不在此。

赵之谦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在内忧外患中度过了颠沛流离的一生。虽然他的志向不在艺术,但却成了那个时代顶尖的艺术大师。一生著有《六朝别字记》、《悲庵居士文存》等,篆刻有《二金蝶堂印存》。

二、印学贡献

赵之谦一生刻印不超过400方,说有380方的,也有说360方的,但总之不多,但他的印学贡献是突出的,他学篆刻初学浙派,后又学皖派邓石如法“以书入印”,又向上求索直追秦汉古印。如上所说,他在34岁时遭遇家难,从此之后,他“一心开辟道路,打开新局”用战国泉布、秦汉碑版、权诏、镜铭等文字入印,终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面貌,成为“印外求印”的典范,他在“松江沈树镛考藏印记”一印的边款里说:“取法在秦诏汉灯之间,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如图:

(赵之谦松江沈树镛考藏印记及边款)

沙孟海先生在《印学史》一书中评论这个边款说:“这话也并夸大之处”,后世的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都学赵之谦以成名,足见他对篆刻史的意义太过重大。赵之谦的印学贡献太多,我们只列两条极重要者:

1、印外求印。邓石如出现之前,大部分印人都是从古印章里讨取创作文字取资的,待邓石如创造性的开创“印从书出”之后,学邓的印人们已经把文字取资对象转移到了“印外”,但主要停留在自己的书法上,赵之谦本来也是这个大队伍中的一人,但他不满足于此,他处在一个金石盛极一时的时代,他在京接近十年,能见到的金石材料足够多,又极方便,因此他有条件,也有才力将这些材料中的文字材料引入篆刻取资。赵之谦的印外探索,为后世印人开阔了视野,他的很多印作都是试验性质的,但又是成功的。整个篆刻史,称他为“印外求印”的开创者,恰当准确。学赵之谦的吴昌硕把取资扩大到封泥、砖瓦;学赵之谦的黄牧甫把取资扩大到钟鼎铭文等;学赵之谦的齐白石见到赵之谦的“丁文蔚”一印,直接促成了他最有个性化的齐派印风。

(法吴纪功碑的丁文蔚及边款)

2、皖浙横站。赵之谦初学浙派,又见邓石如,在“钜鹿魏氏”一印的边款中说:“浙、皖两宗可数人,丁、黄、邓、蒋、巴、胡、陈(曼生)”。他将浙派的丁敬等人与徽派的邓石如并举,可见在他眼里,不管浙皖,印好的我都学习,最终他成了皖浙横站的既有浙派刀趣,又有皖派笔墨味的自家印风,真的是“有笔尤有墨,有刀亦有石”。当然,他也是自傲的,他对两派的宗师都有调侃之语,如:

(赵之谦:赵之谦印)

这方自用印的边款里他写道:“龙泓无此这详,完白无此精悍”,不管何种风格,在赵之谦手里都消化成自家风格,他是一位兼容并包的大师。

(赵之谦和他的钜鹿魏氏及边款)

“钜鹿魏氏”这方印专门写过文章,就是“古印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的出处。当然,其他的贡献还极多,比中章法中的疏密强化,再比如他中锋深入的刀法等,再比中对汉印浑厚本质的研究等等,都极有可取之处。

三、篆刻作品

赵之谦一生刻印不多,但名印极多,除上述举例说过的外,还有如下这些:

(元祐党人之后)

(二金蝶堂)

(魏锡曾印)

(朱志复字子泽之印信)

(赵之谦)

(无闷)

(无闷)

(灵寿花馆)

(吴潘祖荫章)

(何传洙印)

(王履元印)

(江湜)

(朱志复)

(小脉望馆)

(沈)

(灵寿花馆)

(金石録十卷人家)

(汉后隋前有此人)

(寿中金石佳且好兮及边款)

(郑斋所藏)

(赵之谦印)

(赐兰堂及边款)

据说最后这方“赐兰堂”是赵之谦生平的最后一方印,这是人印俱老的作品。赵之谦因为声名远播,所作又方方是精品,价值不菲,因此,他的印作常常有好事之徒行移花接木、冒名顶替之事,所以对他的印作图版,我们尽量采取审慎态度,收录时,只采纳出版物中确认过的作品,如有不妥,希请指出,不胜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