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在秦岭南北

 aobaodingding 2018-09-08

人平时不太注意自己赖以生活的基础以及形态、样式,一旦注意,就会发现,与我们联系最紧密、最不可或缺的,恰恰是我们最不在意、最容易忽略的东西。

活在秦岭南北

活在秦岭南北

活在秦岭南北

▼秦岭秋色

比如秦岭,我从小就依偎在它的南麓,长大后又跑到它的北麓找饭吃,但平日能引起注意的,可能是房子,是饭碗,是荣誉,是钞票,是人际关系,是周边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小环境,至于提供了氧气、挡住了风沙、调节了温度、供给了无数生活资用的秦岭,反倒不在心中作数。因为忽视了小环境,马上可能面临着饭碗、荣誉、钞票遭磕碰、错位、缩水的困扰,忘记了秦岭的存在,却不会因此有石头挡道,登山又荆条抽腚,正活着吐糟氧气拉闸。这好像正应了老子的一些话,真正大的东西,有用的东西,在我们心中是无形的,也似乎是没有利益、利害冲突的,一旦有形、有状、有物,就小了、矮了、贱了。秦岭正是这种大而无形、无象的物质,因此在我们的俗世生活演进中,它就退至恍惚,甚至让我们已经感到“不知有之”了。

活在秦岭南北

活在秦岭南北

▼秋到秦岭,层林尽染,静水流深。

其实,秦岭一直就横在那里,以它为界,在南为南方,在北为北方。我家住在秦岭以南百余里的镇安县,因此给朋友们介绍时总要说,我是陕西的南方人。

据说,我们那个地方所谓的土著,祖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湖广,多为大江发水,逃难而来;另一方面来自秦岭以北,史载秦朝时,咸阳大兴土木,奴隶们被成群结队的驱赶上秦岭伐木,实在不堪重负的,就躲在这里另谋生路了。直到一两百年前,那儿还称“终南奥区”,也就是不为世人所了解的神秘地方。其实,那里的文明遗迹,最早也能发掘到大秦帝国时期,只是一道天然屏障的阻碍,使关中对它知之甚少而已。

活在秦岭南北

活在秦岭南北

活在秦岭南北

▼秦岭南麓,镇安风光。

现在高速一通,我从西安出发,仅一小时就抵达镇安县城。有几次,我先打电话给母亲,说要吃焖土鸡,结果车开到家门口时,母亲刚从菜市场拎着惊悚的鸡回来。据说,20世纪50年代初,镇安的县长到省城开会,骑一匹马,警卫挎一杆枪,两人来回是要走半个月的。90年代初,我从秦岭南麓调到北麓,几乎每月都要往返一次,那时车少,天不亮,就要去长途车站挤车,常常是头进去了,屁股还得外面人推一把才能进去。摇摇晃晃十几个小时,天黑时,两腿跟硬棍一样,扑通一声,戳在西安的大地上还暗自窃喜:“今天真顺”,因为一遇雨雪天,不定就撂在半山上,几天都下不来。这一切都因为“云横秦岭家何在”。如今,它十分慷慨地让人们从腹腔打出一个洞来,南北由此切近,秦岭对于我去路与归途的遥远、高耸、阻隔感,以及“难于上青天”的无奈诗意,都荡然无存。它已实实在在成为我在老家镇安和西安之间,一道薄薄的凿开了门户的“隔壁墙”。

活在秦岭南北

活在秦岭南北

▼秦岭山脉

让我难以想象的是,延绵数千里的秦岭褶皱中,分布着数十个县,这些文明的集散地,不知潜藏了多少故事人物,仅一个镇安就牵出了贾岛、白居易等数十位历代知名诗人。这儿有个叫云盖寺的地方,贾岛隐居三年,留下这样的千古名句:“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这是对秦岭山脉最形象生动的描述。离云盖寺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叫白侍郎洞的岩穴,是因为白居易与贾岛等诗人来此唱和而得名。那实在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地方,20世纪70年代末,这个洞穴还因为一对年轻人殉情而名动一时。如若白侍郎、贾岛和诸位诗人有灵,不知又会写出怎样再传千秋的名句。

活在秦岭南北

活在秦岭南北

活在秦岭南北

活在秦岭南北

▼秦岭终南山隐士生活。

有一年五一长假,手头接了一个“硬扎活儿”,实在无法动笔,就下决心准备进秦岭“隐居”,本欲关了手机,谁知去的地方刚好无信号,开始还暗自窃喜,结果待了一下午,就心慌意乱的不行,很是有被人遗弃的感觉,甚至急忙跑到更高的地方找信号。在电波冲进手机的那一刻,我甚至有一种“终于找到组织”的感动。快到傍晚时,山上一阵乌鸦叫,很是凄凉,我又感到一阵无法排解的孤寂,就把包一拎,返回夜光如昼、繁华喧嚣的都市了。我们与能够隐居和游走在秦岭深山中的贾岛等人的生命定力和精神距离,已不是一点,而是很长很长,几乎已有几千年之久长了。

活在秦岭南北

活在秦岭南北

活在秦岭南北

▼秦岭处处有幸福,陕南小县城以及移民搬迁工程。

秦岭,美在巍峨苍劲,美在雄浑质朴,美在包罗万象,更美在人文遗存丰厚,内蕴深邃广博。这是一个有“道”的山脉。这里曾经漫山书香飘动,这里曾经遍地诗句迸发,这里至今有隐士、道士游走,这里依然孔庙堂堂。

活在秦岭南北

活在秦岭南北

▼秦岭有“道”。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用八十一章五千多个字还是没能说明白他所寻找的“道”,用他自己的话说,能说明白的就不是“道”了。老子所说的“道”,是治国,是治军,是治人,是了解天体宇宙。我们是小人物,我们的问题,是老子五千言中所捎带得要解决的那些小人物的小问题,所以这个“道”反倒好找些,我觉得,秦岭不就是“道”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吃的喝的穿的住的,都由此而生,精神营养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秦岭,不张扬,不趋时,不争宠,不浮躁;秦岭,能高能低,能贵能贱,能伸能去,能刚能柔;秦岭,耐得寂寞,忍得寒霜,木讷处厚,高瀑善下,它不是我的“道”又是什么呢?

能活在秦岭的南边和北面,真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