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生物不选择永生这条进化方式?

 stingray928 2018-09-08

简单回答就是,基因为了使自己可以延续、传递、进化发展下去,必须要选择这样的方式,每个生物个体都有繁衍的能力,这是基因得以延续的保证,但是如果生物个体达到了永生,那么就会导致基因无法有效、快速的进化发展,必然在未来的某一刻,不再适应环境变化,或者是因为基因缺陷而导致种群灭绝。

我们知道,端粒是控制着细胞分裂的生物钟,它控制着细胞,也就是说控制着生物个体的生死,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变短一些,直至端粒殆尽,细胞停止分裂,安静等待现有的细胞走向凋零,最终个体逝去。

有人做过实验,将人的体细胞体外培养,看看到底能分裂多少代,结果是50-60代左右,那么根据这个结果就可以推测人类的大致寿命极限是120-150岁,当然现实中没有人可以活得那么久,毕竟有着其它诸多的因素影响。

所以,基因才是幕后的指挥者,它为了使自己不中断,而且还要越来越优良,所以在最初就设置了一个控制生死的生物钟,生物个体每一代每一代的向前发展,基因都会变得更加的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