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南】静脉β受体阻滞剂怎么用,我国专家共识有建议

 快乐分享4 2018-09-08

口服β受体阻滞剂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然而,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在认识和临床应用上还存在误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在此方面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那么,在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等临床问题如何规范?本文根据《静脉β受体阻滞剂临床规范化应用中国专家建议》一文总结要点知识。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

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证据充分,疗效好,欧美房颤指南将其列为控制心室率的首选药物;终止室上速、室速的证据相对少,但欧美相关心律失常指南中均有推荐;预防和减少室速/室颤的反复发作(电风暴)疗效确切,欧美指南推荐应用。


1.房颤/房扑时的心室率急性期控制,可考虑优先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


不伴心力衰竭、低血压或预激综合征的房颤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房颤,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心力衰竭、无支气管痉挛患者。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患者。


心脏术后/非心脏手术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者。


2.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


可用于终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前传型)。


即使静脉β阻滞剂未能终止室上速,也可减慢心室率,此后再行刺激迷走的方法能有助于终止室上速。


还可用于不明确的室上性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通过减慢房室传导,有助于与房速鉴别。


2015年ACC/AHA/FRS成人室上速患者的管理指南推荐(表1):


表1


3.在持续单形性室速的应用


(1)有器质性心脏病:当基础疾病较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存在潜在低血压风险时,可考虑选用超短效的艾司洛尔进行试探性应用。


(2)无器质性心脏病:短效静脉用β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静脉钙拮抗剂终止特发性室速中等有效,且副作用小。


4.在多形性室速的应用


(1)伴QT间期延长:部分获得性QT间期延长合并TdP的患者,临时起搏基础上可考虑β受体阻滞剂和(或)利多卡因治疗;先天性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性室速,β受体阻滞剂作为首选药物。


(2)QT间期正常:应积极纠正病因和诱因,有利于室性心律失常控制;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可终止或减少室速发作。


(3)特殊类型:β体阻滞剂是目前唯一有效药物,并被推荐用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CPVT患者是自发性或应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更适用。


5.β受体阻滞剂的抗电风暴作用


交感神经激活,高度兴奋、甚至交感风暴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可能被完全或部分逆转。


抗交感风暴作用:部分是β受体阻滞剂本身的药理作用;部分是β受体阻滞剂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水平后,抗心律失常药物被逆转的作用得到恢复并再次起效。


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ACS早期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患者可获益。


1.临床应用


有缺血发作的证据,症状和心电图改变,和(或)血压明显较基础血压升高,和(或)窦性心率明显增快或有快心室率房颤/房扑、室性心律失常。


2.注意事项


(1)Killip Ⅲ级、年龄>70岁、基础收缩压<110 mmHg、伴低心排出量状态(如末梢循环灌注不良),以及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原则上不宜应用。


(2)对伴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哮喘、基础心率<60次/分的患者,须慎用。


(3)采用适当的给药剂量和速度,使患者在获益的同时确保安全,可以从小剂量滴定开始,根据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来调整药物的剂量。


三、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

1.中外指南对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的推荐情况


(1)ESC指南:急性心力衰竭时可非常慎重的使用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Ⅱb),但如果有进行性心肌缺血和心动过速可考虑使用。


(2)中国指南:因心肌缺血诱发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符合血压增高、心率增快、有心肌缺血证据条件的患者,可在基础治疗上积极应用β受体阻滞剂。


2.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将安全有效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静脉注射,接着口服卡维地洛,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和症状。


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显著降低近期和180天全因死亡。


ADHF时,及时应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率,改善心室顺应性,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当ADHF合并快速房颤和房扑时,可采用静脉注射短效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治疗。


四、高血压急症

1.主动脉夹层:首选静脉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或拉贝洛尔。


2.高血压脑病:选用作用强、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剂量易调节的静脉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


3.围手术期高血压:应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剂量易调节的静脉β受体阻滯剂更具有优势。


4.重度先兆子痫与子痫:拉贝洛尔是重度先兆子痫与痫的首选降压药。


5.高血压合并卒中:首选静脉β受体阻滞剂,以尽快控制血压及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五、围术期综合应用

1.防治气管插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及麻醉术中的应用


(1)气管插管:预防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2)气管拔管:预防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拮抗阿托品等药物增加心率的反应。


(3)麻醉术中应用:控制术中血流动力学的过度改变;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等药物。


2.冠心病患者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1)围手术期β受体阻滞剂使用


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可继续服用(Ⅰ,B)。


根据术后情况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合理的(Ⅱa,B)。


心肌缺血中高危、有≥3项危险因素、有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的患者,围手术期可以考虑开始服用β受体阻滞剂(Ⅱb,C)。


提前评价安全性和耐受性是合理的,不推荐手术当天开始使用(Ⅲ,B)。


(2)围手术期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①甲亢及甲状腺危象:


术前:口服β受体阻滞剂;


术中:心率超过100次/分,可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必要时持续静脉输入,一旦出现甲状腺危象可与其他降心率药物合用。


②嗜铬细胞瘤:


术前:与β受体阻滞剂应用控制高血压,纠正心律失常;


术中:血压超过基础血压1/3或收缩压达到200 mmHg、心率>100次/分,除分析、排除诱发原因外可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心率控制在100次/分以内为目标。


③围术期房颤的防治:


若无禁忌证,通常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手术后房颤;


所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均应在围术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预防术后房颤。


六、严重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

2014年《中国严重脓毒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指出,如果充足的液体复苏后心输出量不低,心率较快可考虑使用短效β受体阻滞剂,明确推荐使用艾司洛尔。


1.应用方法及剂量


艾司洛尔起始剂量给予25 mg/h,每20 min调整1次剂量,以50 mg/h剂量递增,或根据临床医师经验逐渐增加剂量,24 h内将心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后以维持剂量应用到患者转出ICU为止。


2.注意事项


艾司洛尔最大应用剂量2000 mg/h。


来源:《静脉β受体阻滞剂临床规范化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