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理13老子会穿越(十一)

 謝永裕1701 2018-09-09
180909
--------

【穿越047】听课做笔记
4401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402【漏简】
440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4404是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上课光顾着作笔记,这会比认真理解后的理念深刻吗?来不及吸收,写成竹简堆在身旁,会比已有的理念清楚吗?知识没理解就想吸收,理念被抵触就抛弃,伤害不就更深吗?)
 【漏简】(论述不知足的坏处)
 (舍不得放下,一味地收藏,不知止的害处很大啊)
 (要记得我说的话啊,即使是做笔记也不能贪多,也要有分寸,任何事过头都是不好的)
【名=写成文字】
【身=理念】
【货=写过字的竹简,堆在身边就好像货物一般】

(1)想不到啊想不到,2800年前的学生,即使贵如周携王,听课一样自动自发猛抄笔记!今天终于找到这一章的场景,提供大家参考。
(2)听(不论老师还是专家)演讲做笔记要有原则,先将注意力投注在理解上,能听懂的才要笔记。如果将注意力放在抄写听不懂的东西,绝对是浪费力气。老子刻意要告诉你听课也要有原则,听不懂的地方,还有课本在啊,课后拿着课文去请教,另外花力气补回来,才是听课的正经办法,今天恐怕还是有很多人没学会吧?
(3)课文永远是正经八百的,老师的讲解就会加进很多例子和补助,先看过课文,再集中注意力仔细理解老师的讲授,讲授和课文能够重迭,你就是听懂了。预习、听讲、笔记,三重做工,以防忘记!好不容易听懂的知识,千万不要一晃神抛到脑后就忘光光,太可惜。

【穿越048】处事
450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中,其用不穷。
4502大直若诎,大巧若拙,大辩若绌。
4503躁胜寒,静胜热。
4504清静,为天下正。
 (投入准备的心血越多,就越想加强,大获成功就更想再来,更舍不得放下)
 (施政讲话不是演戏,越是表面文章,越不必在意)
 (加强加速施政可以克服诸侯的冷漠,诸侯只需补平他们的不满就不会蠢动)
 (去有余,补不足,就是每个诸侯心中最盼望的政策)
【大=王的】
【天下=诸侯】
【正=大家都认为对】

(1)当我们面对工作时,脑袋里面会生出什么样的感觉?如何使想要的成真?以今天的词汇言之,叫做“处事”。
(2)第一句是说,想知道你自己对规划作业足够认真吗?答案出现在即将推动的最后一秒:如果你已投注够多心血,推出之前唯一想做的就是继续修正,任何缺失不能容忍。一旦获得大家衷心赞赏,唯一想做的就是再来一次,重享快感。老子说,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你已认真付出,没有付出你就感觉不到快乐。第二句当你已经有了想法,你只需要专心于表达,不必在意沟通技术。第三句当你面对多人,必然希望大家一样认真,因而就有调整快慢强弱的技巧。第四句是个总结,下属面对任务,首先想要的都是有人替他排除障碍,开平道路,轮到他出场,一路冲过去就成了。
(3)这一章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办法“自我检查”,你能找到办法,你就不必依靠他人。身为王者本就只能靠自己,难道还要去靠那些拍马屁的部属吗?是以尤需要重视这一块。

【穿越049】罪恶感
4602罪莫大于可欲,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
 (罪恶感大不过受不了引诱让欲望浮现,亏心事大不过欲望想要立刻满足,灾祸大不过内心的欲望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满足)
【可=我批准的=I ALLOWED】
【欲=想要更多,包括欲望】

(1)(可欲,欲得,不知足)指的是心中的欲望,(罪,咎,祸)则是心中的罪恶感。老子已经写得这么清楚,可是很多人对关键问题总是视而不见:欲望和罪恶感是伴生的,欲望的浮现经常不知不觉,但是同时出现的罪恶感却是明确可知的,从而你可以赶快压抑欲望,使之沉回心底,解决你人生的难题。
(2)第12章是注意力与引诱的伴生,第45章是罪恶感与欲望的伴生,简单一句话,都是可以从不可知、不可控转成可知、可控,越是从开始点、微小处进行处理,越是容易消除。
(3)老子在公元前770年就已经描述了引诱、欲望、满足、知足,甚至注意力、罪恶感等等,人性的各种层面,以及应对的方法,很多地方和佛家的认知不同,我觉得这是很可以注意的地方。

【穿越050】最大的满足
4604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引导诸侯出手帮助困苦诸侯,从帮助中得来的满足,就是不会消失的满足)

(1)知足之足,这句话考倒很多人。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双层的满足,可是哪来的双层呢?这就要回到隔层管理术:你、管理层、生产层,当你引导了生产层解决生产问题,终至生产层全面丰收,管理层也取得了足够的税收以交差,双层的满足就出现了。
(2)成功运作管理术,使得管理术自己“活”起来,人可息而政不亡(政不亡=管理术自己就能传承),这才是老子要说的大满足,也就是“知足之足(双层的满足)”。
(3)你看不懂隔层管理术,你就讲不清楚什么是“知足之足”,为什么可以“恒足”。
(4)“知足之足”也可以出现在别的地方,例如父亲教好了儿子,再引导儿子教好孙子,看着孙子一路成长,想到这套方法是“活”的,儿子学会了就能传承给曾孙,不必自己出手,至于万代!这真是人生最大的满足了。

【穿越051】欲望的哲学式论述
4602罪莫大于可欲,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
 (罪恶感大不过受不了引诱让欲望浮现,亏心事大不过欲望想要立刻满足,灾祸大不过内心的欲望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满足)
【可=我批准的=I ALLOWED】
【欲=想要更多,包括欲望】

(1)欲望的哲学论述
老子在前770年将西周300年的王学写成文字,其中有关欲望的讨论不乏文字古老的篇章,代表这个议题很可能在公元前1046年就已经开始论述了,是以产生以下的想法:
(2)谁最先开始哲学论述欲望这个主题?
● 儒家的孔子(前550-475),
● 佛教的佛祖(前624-544),两者着墨虽多但时间较晚。
● 写成《旧约圣经.创世纪》的摩西(约前1290),
● 印度教最早期经典《四吠陀.梨俱吠陀》(约前1000),两者时间较早但查无专论(或者我没看懂)。
(3)为何西方人特着迷《道德经》?
西方人着迷《道德经》这个现象,很多人都知道,但迷在哪里?以前一点概念也没有,现在则深刻觉得,西方游牧文化非常欠缺讨论引诱、欲望、满足这方面的哲学论述。尤有甚者,西方的哲学论述,几乎都是凭空从身边的问题开始,然后向源头、向未来推导,缺乏一以贯之、从源头到未来的论述。不能重新组织、从头论述,不把残枝败叶扫除,不能像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般简洁,怎能和老子的论述并列?
(4)王学《道德经》的大
欲望这个题目就大了么?《道德经》的特色,就是包含了许多超级大号的哲学题目,像宇宙起源、人性起源、天性、群性、道德、管理、引诱与注意力、欲望与罪恶感、知足与恒足、对立与统一、沟通、学习、理念、有无、……。
(5)这些题目并不是一笔带过而已,每一个专题都有深刻的论述,而且就跟《史记》一样:东写一点,西写一点,字面(徼)之后躲一点,文意(妙)之中藏一点,你要耐着性子拼凑、归纳、整理,是不是都找全了?为什么每读一遍就多找到一些?还真是考倒人。才五千字而已,怎么就有办法藏这么多东西?更令人讶异的是,西周前后12位天子怎么有办法用接力赛的方式来成就哲学论述?真的能这样完成吗?还是周公大笔一挥就搞定了的?一个人的力量有可能吗?继续考倒人。
(6)欲望的哲学论述,例如本句,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穿越。

【穿越052】资讯中心
4701不出户,知天下。
4702不窥牖,见天道。
4703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4704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想不出门就能知道每个诸侯的现况?安排下属个别追踪向你汇报)
 (想不窥视就能知道每个政策的结果?安排下属搜整情资向你汇报)
 (你离开资讯中心越远,你知道的就越少)
 (所以杰出先王会安排臣下做调查写报告,不必自己跑、四处看、走弯路,就能处理好需要解决的问题)
【天下=诸侯】
【天道=王施政的成果】
【圣人=杰出先王】

(1)看不懂天下=诸侯,就很难体会(天下,天道)是如何对立的。
(2)第三句“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代表这里有一个资讯、情报中心。天子一次管理800诸侯,当然需要有人来搜集、汇整每个诸侯的近况情报,要不然怎么管理呢?但是,很重要一点,汇整诸侯资讯的人不能是管理诸侯的人,这两者的工作是互相违背的,重迭就产生各种造假隐瞒的机会,东厂、西厂于是产生。
(3)资讯系统、管理系统,都必须要有。只要不重迭,资讯就没办法造假,管理也没办法越权。第68章告诉你,军师、主将、战将各自需要不同个性的人才能发挥,一样也是不可能重迭的。认真翻译《道德经》,你就知道怎么处理了。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