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由于政令统一,安定繁荣,因此各地商人在京做生意,修建了许多会馆,其中江苏会馆便有两座。新馆是客店,紧邻馆边住着一户姓张的人家。张家的生意很简单,靠出租房屋维持生计,但因为地理位置好,所以家财甚厚,一家四口生活得很舒适。 某天一位客商从江南来京做生意,人长得风流倜傥,衣着华丽,谈吐不俗,晚间时分他信步来到张家,表明身份后,说九门提督是他朋友,特地介绍他过来租房。张某看此人非一般市井之徒,且毫不还价,出手阔绰,便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客商自从住下后,大多数时间都呆在房子里,只是偶尔外出。但饮食起居却异常奢侈,仆人都有三四个,出入坐着非常华丽的马车。久而久之,客商和张某的儿子关系非常要好。 日子就这样悠闲的过着,过了不久的某天,客商正在喝茶,突然有位老仆跌跌撞撞地跑进屋来,神色十分慌张,颤抖着双手递给客商一封书信。 客商顿时神情凝重,急忙拆开信看了,哪知还没看完就放声大哭,哭声张来了张某,张某问过后得知,原来是客商的夫人难产死了。张某只得再三劝慰,劝他要看开些。但客商每当提起夫人时都啜泣不止,说夫人贤惠淑德,是十里八乡的表率。 客商说本应立刻回家奔丧,但生意还没告一段落,也只得再住些日子。他每天还是神情不爽,长吁短叹,便有熟识者为他牵线,给他再续门亲事。 当时张某的女儿刚好成年,姿色秀丽,行为端庄,好事者便向客商提亲,说张某的女儿还不错。但客商反驳说,我的夫人去世还不到一年,我怎么忍心再娶呢?因此张某更加看重客商的美德,甚至当面向他提起。 约一年多时间,客商终于转忧为喜,答应了这门亲事,入赘到了张家。哪知才婚后一个月的某天早上,客商说要去谈生意,天黑之前便回家。哪知客商竟彻夜未归,仆人也都不见了。 这时张某慌了神,忙派人四处搜寻,但偌大的京城,哪里找得到人影呢。第二天这件事就传遍了附近的大街小巷,说张家的女婿跑了,于是许多店主都跑到张家来。 这时张某才知道这些店主原来是来要帐的,说你家女婿经常在店里赊欠,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谁赊帐给他呢?张某忙着跑回女儿房内,把张某几个较沉的大箱子拿出来当砸开,里面竟只是一堆废铁之类的玩意。方才明白客商是一位不简单的骗子。 张某无法,只得把房屋卖了还债,从此失去了生活来源,生活非常贫困。而清朝对女性再嫁一直持斥责态度的,再加上家里又穷,女儿就守了一辈子活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