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诗语丨让喜庆之鹊 敲开你的幸福之门丨语音播报

 来来永胜 2018-09-09

喜鹊 来自腾讯儒学 05:56

盛夏时节,公园里的喜鹊在枝头唱着快乐的歌谣。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喜鹊蕴含着好运以及幸福的美好寓意。出门的时候,如果有幸看见了枝头的喜鹊,那就是“出门见喜”。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如果知名度暴涨,那就叫做“声名鹊起”。

东汉时期的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中记载:“织女七夕渡河,使鹊为桥”。相传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成群结队的喜鹊便会飞越银河,以身为桥,让分隔两岸的牛郎织女得以相见。

此后,人们便用“鹊桥相会”这个成语来比喻情侣或者夫妻在久别之后的重逢。宋词里有一个著名的词牌名,叫做《鹊桥仙》,便取自鹊桥相会的典故。

古人们写喜鹊的诗词有很多,从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到宋代诗人黄庭坚笔下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喜鹊因其美好的文化内涵而成为了大文豪们所歌咏的对象。在这数量众多的诗歌作品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清朝乾隆皇帝亲笔写下的同名诗词《喜鹊》。

乾隆在诗中写道:“喜鹊声唶唶,俗云报喜鸣”。喜鹊在枝头鸣叫,人们说这预示着好事来临。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喜鹊》和白居易以及黄庭坚等人的作品相比,的确有所欠缺。

但由于此诗是一国之君的乾隆皇帝亲笔所写,因此在当时具备着广泛的影响力。喜鹊报喜的文化形象,也因为乾隆皇帝的免费宣传而更加深入人心。

人们喜欢喜鹊,认为它是喜庆吉祥的象征。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听到了喜鹊的叫声就会有好事发生,这种说法至今都在广为流传。

此诗的作者是晚唐女诗人鱼玄机,她一生蕙质兰心,年轻的时候嫁给唐宣宗时期的状元郎李亿为妾,可婚后不被正妻所容,后来她便离开夫家,来到长安咸宜观出家当了一位女道士。

喜鹊大都成双成对地出现在枝头,喜鹊的叫声听上去也像是鸟儿之间的甜言蜜语,因此民间将其视为爱情之鸟。诗人鱼玄机的一生,就好像追逐爱情的喜鹊一样,因为爱情而兴,最后又因为爱情而亡。

身陷爱情之中的女子,不免要思念远方的情人。她们把枝头鸣唱的喜鹊,当成了心上人将要回家的信号。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五代时期的南唐,流行着斗鸭的习俗。斗鸭台当时是达官显贵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就好像后世的斗鸡台和斗牛场一样。

花容月貌的妙龄少女,一个人依靠在斗鸭台的栏杆旁边,思念着身在远方的心上人。她抬头看到喜鹊落在枝头鸣叫,顿时喜上眉梢,因为这预示着心上人即将回到自己的身边。

喜鹊望归,已经成为了唐诗宋词里一个著名的文化符号。唐代诗人刘希夷认为“今朝喜鹊傍人飞,应是狂夫走马归”,而诗人李绅则写下“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时至今日,我国很多地区还流传着“喜鹊叫,客人到”的民间谚语。

喜鹊筑巢,预示着安居乐业;喜鹊登门,预示着喜上加喜。喜鹊,是象征着吉祥好运的喜庆之鹊,如果它来到了你的身边,幸福也会轻轻敲开你生活的门。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