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间,由于明宪宗朱见深迷恋比他大十八岁的万贵妃,从而不理朝政,宦官汪直胡作非为,但官府却不敢深究,这让民间的强盗有样学样,京师治安一度较差。 某天夜里又有一大户人家遭窃,但小偷不慎打翻了家什引起响动,跑得匆忙,留了一本小册子在家里。天明后失主打开一看,发现里面记载的都是富家子弟,内容都是某天与某些人在一起喝酒赌博,或商量怎样作乐。 消息记载得较为随意,但主人数了下总共也有二十多条。 明朝的纨绔子弟 主人将小偷遗失的小册子送到了京师衙门,府尹一看大为光火,竟有人敢在天子脚下动土,这些人平时品行不端也就算了,现在竟敢入户偷盗了。于是马上派衙役把这些人抓起来。 府尹这一举动可把这些富家子弟的父母打蒙了,要说吃喝作乐他们肯定是不少,但打家劫舍那是肯定没有的,家里这么有钱犯不着啊。 但人证没有,物证这本小册子可是有的。不然小偷带在身上干嘛? 明朝等古代王朝刑讯逼供那可是拿手好戏,这些富家子弟都是没吃过苦的人,怎么耐得住严刑拷打呢,还没等他们家人疏通关系,早早的便认了罪。 但捉贼捉脏,官差审问脏物你们藏在哪里了呢?富家子弟们哪知道啊,于是又是大刑伺候。迫不得已,便有子弟随意说埋在郊外某某地方了,免得一直受皮肉之苦。 明朝的强盗装扮图 府尹第二天便派衙役前往挖掘,果然挖出一批财物,把失主传唤过来一看,果然是丢失的物品,主人甚至连里面装的钱财多少都说准了。 富家子弟们看到这样的结果瞠目结舌,随便乱说都可以说中,看来真是天老爷要他们的命了! 官府也乐得轻松,又算完成一桩大案,上对皇帝,下对百姓都可交差。所以把这批富家子弟定为了秋后处斩。 按理说铁证如山的案子谁都是推不翻的。但参与了全过程的师爷却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对,最明显的,这些富家子弟锦衣玉食,犯不着去抢啊,总不会去玩游戏吧! 师爷让手下把每次参与审案的名单按站位顺序整理好交给他一一查看,这一查不要紧,竟出现了大问题! 明朝县衙 凡是富家子弟的案件有一名衙役就一直站在离府尹很近的前排,而其它案件要么靠后,或者就没来。 师爷报告府尹后,马上把此名衙役抓了前来。衙役一开始嘴还挺硬的,但府尹给他加上刑具后一下子就蔫了,马上磕头如捣蒜的把内情交待了出来。 原来真正的小偷和衙役因为工作关系慢慢成了熟人,这次出事后小偷又故伎重演,让这名衙役在审讯犯人时,把听到的案件详情迅速派人告知小偷。之所以会那么巧的挖到脏物,就是因为衙役打的时间差。 衙役非常害怕府尹治他的罪,便马上请求府尹派人和他一起去抓捕真正的小偷,他们一行换上便装,由这名衙役带队并叩开大门,不费吹灰之力便抓获了犯人。 至于小偷落下的那张名单是衙役想的障眼法,主人没发现就不会落下,发现了就丢一张迷惑视线。只是百密一疏,这次名单上的都是有钱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