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往往存在这样一个现象:经济越是不发达的地区,经济中心化越严重。反之,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去中心化或者叫经济多中心化的越明显。换成大白话就是,经济落后地方,往往一城独大;经济发达的地方,多城互相竞争,形成一城独大的局面。 合肥,被称为霸都,着实有点“冤枉”了,和其他省会城市相比,合肥对全省资源的虹吸,还没有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即使如此,也改变不了合肥在安徽省一家独大的现象。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在进入新世纪之前,还是比较寒碜的,交通不如蚌埠,经济不如芜湖,也就教育文化事业,在全省还能排上名,那还是因为全省唯一的985院校和仅有三所211院校都在合肥,争取了一个全国科教基地的名头。随着进入新世纪之后,合肥开始发力,靠着国家和省内的优惠政策,逐步成为全省的经济龙头,经济体量从全国50名开外,连续弯道超车,升至全国前三十名,省会排名跃居进入前十名;基础建设方面,也不段加速,建设了多条高速公路,建成了合宁、合武、合福、合蚌等高速铁路,并规划了加强版的米字型高铁网,成为全国交通枢纽城市。另外,合肥在科技建设方面也开始发力,申请成为全国科学中心,加大对科技的发展,并转化为生产力,这都助力了合肥的发展。但是这些也动了周边兄弟城市的蛋糕,所以一直被吐槽,还有人拿出“宰相合肥天下瘦”来说事。 一个省的省会一城独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突出些,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发展比较平衡。因为经济欠发达,所以会举全省之力优先发展省会,没有资源发展省内其他城市,甚至会把下面地市的优质资源吸引到省会来。并且由于省会城市一城独大,资源优势明显,从而也吸引人口向省会集中,强化了这种一城独大趋势。反观东部发达省市,比如江苏,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不比南京差。比如浙江,也有杭州、宁波双子星。不需要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省内各城实力雄厚。 |
|
来自: 潇潇雨ekg9m5f4 > 《地理一中国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