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品牌战略与传播的“成功学”陷阱

 火鸟课堂 2018-09-09

“成功学”席卷中国很多年,从开始的针对个人逐渐到企业,而现在已经渗透到更高层面的品牌战略和传播领域。这股风潮会给企业和品牌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需要了解 “成功学”的表象和本质。

其表象是一大批导师、培训机构的授课、演讲,内容涉及广泛,但无一不慷慨激昂的宣扬个人或企业的“成功之道”。而那么多“导师”的成功经验来自哪里?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除了“成功学”事业,没有在任何其他领域里获得引人瞩目的成就,而再仔细深究,会发现,这些“导师”大多数来自十年前另一场浩浩荡荡的社会活动——传销。改头换面后,当初经过传销培训练就的演讲口才、洗脑手段等等技能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所以 “成功学”的本质,是售卖“假想的成功”。把不一样性格、经历、行业、地位的人都先变成同一个人,再灌输进同一套成功心理要素,让他们假想成功而不知道具体的方法途径和“自信”的真正来源。

这样的“成功学”对已经成功的人也许多少有点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却会误导更多渴望成功的人进入“即活不出自己也做不成别人”的歧途。

清楚的认识“成功学”之后,我们来看另一个现象——

 

警惕品牌战略与传播的“成功学”陷阱

 

以上只是部分列举,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假想的成功”的身影,造就这一局面的是一大批擅长此道的营销策划机构和“大师”们。我们在成美、叶茂中、张默文、凯纳、厚德等公司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更多诸如此类的“成功案例”。一句“所处什么品类就是该品类领导者、开创者、(销量)第一品牌”的话卖给企业几十万到几百万,千篇一律但屡试不爽。

虽然表象不同,但“成功学”的本质却是不变的。同样把不同市场阶段、不同品牌基因、不同消费群却同样渴望快速获得市场地位的品牌都装进“假想成功是成功的开始”这一诱人陷阱。

然而冷静下来我们不禁要问

这句话是否真的有一夜之间让梦想成真的魔力?

是否每个想做领导者的品牌所欠缺的都只不过是勇敢的把想法说出来的胆量?

是否所有行业的领导品牌都将以这样的句式作为最终的品牌识别?

品牌的定位和传播是一件严谨科学踏实的事,因为涉及到这是企业至高的战略层面,必须有一系列的企业独特优势和独特传达来支撑品牌战略的长远发展,而绝不是简单粗暴的自立为王。

对于大部分品牌,简单的直接占位领导品牌,不是大巧若拙、也不叫直接有效,而是试图走一条逃离品牌自身基因、市场阶段、竞争环境、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捷径。

这条捷径是否能走得通,可以用企业的金钱和时间去赌,代价是企业和品牌的生命力!所以我们接触的一些理性的企业家,对“成功学”敬而远之,称收费三百万起,拍下脑门就给做个品牌战略的“大师”们为“企业杀手”。“企业杀手”们以不同的流派自居,四处演讲、八方传销,试图用一把钥匙开所有锁,一味灵药治百病,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庸医懒医”已越来越多,甚至有成为主流的趋势

品牌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很相似。每一个品牌(人)都是不一样的。因而,对于一个人来说,真正的成功是了解自己然后成就自我;对于一个品牌来说,真正的占位也同样是建立在自身基因上的独特区隔

我们相信,为打造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而做的定位、传播战略,绝不能是“一锤子买卖”,而需要持续的系统工作来达成每一个阶段目标,应对每一个环境变化。制定准确科学的品牌定位传播战略,通常情况下需要做到三个角度的准备:

1、更深入了解企业,兼顾内部外部视角,帮助企业清晰自我价值判断。

2、时刻调查关注市场竞争的阶段,提出当前阶段甚至下一阶段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

3、发现并准确把握不同时期、地域、层级的消费者真实需求和变化。

以上的三点都是需要策划、执行团队能稳定长期的深入服务,陪伴企业成长。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企业走出浮躁和喧哗,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不论是IBM的“智慧地球”、中国移动的“移动改变生活”、加多宝的“怕上火”、三精的“蓝瓶”,不论是格力的“核心科技”,还是相宜本草的“内在力、外在美”……无不闪耀着品牌的独特光芒。在这些生动而充满生命力的品牌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无限可能和希望。(很难想象,若这些品牌将来都变成“凉茶领导品牌”“卖的最好的儿童口服液品牌”“空调行业领导者”“每年绕地球多少圈的化妆品”,业内人士和消费者会作何感想?)

小心传播的“成功学”陷阱,这句话不止是说给企业,也给我们自己,广告人、营销策划人。作为企业的外脑,更应该拒绝陷阱和诱惑,更应该以长远的目标做扎实的事。


合众传播 史慧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