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锡山区楹联>(27)查桥吼山七云禅院(1)
许荣海

七云禅院原名七云道院,俗称“三茅殿” ,座落于吼山之巅,因吼山曾名七云山而得名。院内主殿中供人们祭祀的,为古代汉景帝时(约公元前159年),在茅山修道成仙的茅山道士三兄弟,尊称为三茅老爷。院中原有真武殿、祖师殿、雷尊殿、三官殿及灵官殿组成,建有五十多间房,大小神爷三百多尊。1937年日寇侵占查桥,中国官兵在此依山英勇抗击,全连官兵为国捐躯,此院被焚毁。1941年重建后又遭拆,1993年附近民众随愿乐助,得査桥镇政府支持,有关部门批准,于1995年主殿落成,並重塑三茅老爷供百姓祭祀,成为吼山公园又一道风景线,並改名为七云禅院。
三茅老爷分别为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约公元前159年前后,汉景帝时出生,咸阳(今陕西)人,修炼得道于句曲山(今茅山),从陶弘景承袭修炼造化。陶弘景博学多才、精通医术、武艺超群,被梁武封为山中宰相,陶弘景祖先为正一天师张道陵(俗称张天师)第五代传人。其师傅在江西龙虎山建造上清宫,故茅山道教属上清派。三茅兄弟在此得道成仙,被太上老君封授大茅君盈为司命真君;二茅君固为定箓真君;三茅君衷为保生真君,世称三茅为应化真君。封君后移居七云山建殿,传播道教文化、古代哲学。因其草药神丹救治百姓,征恶扬善,除暴安良等,深受周边黎民尊敬,千古后为祭奠三位真人,塑像立殿,常年供祭。平时初一、十五,常有人祭祀,特别到农历三月十八,为盛大祭奠日,二千一百多年来,逐步形成了吼山迎神盛会(即三月十八游吼山)节场。
头门圣安宫曾有抱联两副,其一:
汉室茅君,悟道修真于句曲;
九天司命,分身应化于堠峰。
“汉室茅君” ,即指茅氏三兄弟。据传汉景帝时渭城(今陕西咸阳) 人,在句曲山(即茅山,今江苏句容境内) 得道成仙。“九天” ,指天的中央及八方。一说即指天。“堠峰” ,据《泰伯梅里志》载:堠山,在龙腿西,一名七云山,亦名缑山。《吴地记》云:周七里,高七十丈(府志云高三十丈)。不峰不峦,突起平地。吼山,原名堠山,又名金牛山。此联实为真武殿内抱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