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东麓有关帝殿,供奉三国刘备二弟关云长。大殿内悬一副2000年5月,方村方耀祥敬献的抱联:
志在春秋,文夫子仁义昭天地;
千里单骑,武圣人忠勇贯日月。
“文夫子”,指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华夏族,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今河南商丘夏邑),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南辛)人。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其晚年删修《春秋》。“武圣人”,指关羽关公关云长。关羽生前除曹操奏请汉献帝封其为汉寿亭侯外,正式官职为襄阳太守、都督荆州事务。刘备封赐的爵位先为荡寇将军,后为前将军,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在其殁后的41年,即三国蜀景耀三年(260,正好是其诞辰100周年),后主刘禅追谥为壮穆侯。然而,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关羽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这样的典型人物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守护神,因而无比地夸张、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象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
本联内容虽贴切,但有二大硬伤,其一是前半段“志在春秋”与“千里单骑”一点都不对仗;其二是后半段平仄混乱,特别是上下联仄收尾,违背了“上仄下平”收尾的最基本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