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斥鸦片危害,林则徐赞其“清流眉目”丨历代御史碑刻

 恶猪王520 2018-09-09

黄爵滋画像


  黄爵滋(1793-1853年),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今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人。清代廉吏、禁烟名臣,与林则徐、邓廷桢等并称“三忠”。

黄爵滋雕像


  清道光三年(1823年) ,黄爵滋进士及第,入翰林院,选庶吉士。因文名斐然,先后授编修、国史馆协修、武英殿纂修、总纂官、江南乡试副考官等职。此后,又出任福建、陕西、江西、山东等道监察御史,任兵、工、户部掌印给事中,累迁鸿胪寺卿、大理寺少卿、通政使,擢升礼部、刑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左侍郎兼左副都御史。曾三次主持乡试,两次任会试监考官,选拔天下英才。


  任御史期间,黄爵滋对国家大事十分关心,并注意体察民生疾苦。道光年间,鸦片流毒侵蚀华夏,朝野之间不少人沉湎于烟毒,吞云吐雾,醉生梦死。对此,黄爵滋痛心疾首,先后向朝廷上《纹银洋银并禁出洋疏》、《综核名实疏》、《六事疏》,多次提出禁银出海、严禁鸦片的主张。

《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碑刻局部


  黄爵滋最出彩的华章,要数道光十八年(1838年)所上的《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疏中,黄爵滋直斥:“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拳拳报国情怀,感动朝野。道光帝感慨:“非汝痛发其端,谁肯如此说话。”林则徐等志同道合者赞其“以直谏负时望,遇事锋发,无所回避”。

黄爵滋手录诗稿


  鸦片战争爆发后,黄爵滋授刑部左侍郎兼左副都御史,奉命前往福建、浙江视察海防,查办鸦片走私问题。他四处奔走,宣扬抵御外侵的主张,揭露投降妥协的阴谋,改造武器装备,制订战守方略,招募水勇乡勇,并向朝廷进献《海防图》,被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尊为“清流眉目”。

林则徐《题黄树斋思树芳兰图》诗碑刻


  黄爵滋喜交游,擅诗文,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其诗作丰富,格调淳雅,气韵高古,恰如林则徐在《题黄树斋思树芳兰图》诗中所盛赞:“此品羞为众草伍,芳菲菲兮袭予,情脉脉兮系汝。”(江西省抚州市纪委监委 卫涛 李明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