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曾言: “作画贵有古意, 若无古意,虽工无益。” “古意”是中国画创作所追求的 重要的精神境界和品格趣味, 也是中国画能保持纯正、 高雅绘画品味的创作规范。 “作画贵有古意”提出的就是 中国画的发展方向要追求 纯真、高尚、朴素、平易等“古意”。 只有“古意”犹存, “新”才有其新的意义!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画家,他的山水画就极具古意! 金北楼(1878~1926),名金绍城,字巩伯,一字拱北,号北楼,又号藕湖,浙江吴兴人。 1926年作 竹荫读书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48×80cm 先生博学多才,书画篆刻金石六艺无所不精。山水承继马、夏;人物楷模唐、仇;花卉擅袭恽南田之没骨画法,而且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对传统绘画技法及理论极有研究,为清末民初画坛之巨星。 1925年作 寒山江流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03×51cm 金北楼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天性喜爱绘画,山水花鸟皆能。因没有老师传教,就在家里临摹家藏古代名人画迹,到后来所临字画几可乱真。 癸丑(1913)年作 仿王叔明山水 镜框 设色纸本 31×35cm 金家家学渊源,对古器物字画收藏甚富。兄弟姐妹早年都游学欧美。金北楼本人亦在英国伦敦铿司大学攻读法律,曾道经美国、法国,考察法制兼及美术。 宣统二年(1910),法部派金北楼充美洲万国监狱改良会代表。中华民国成立后,金北楼任众议院议员、国务秘书,参与筹备古物陈列所。期间,他倡议将故宫内库及承德行宫所藏金石、书画于武英殿陈列展览,供广大群众和画家们研究学习。 由于金北楼对于传统绘画的爱好,展览期间,日携笔研坐,刻苦钻研,并不断地临摹古代佳作珍品。金北楼初学戴熙的精细笔法,后接近陆廉夫画风。他的山水、花鸟、人物都有古意。 1910年,金北楼创立了闻名遐尔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担任中国画学研究会会长。1918年,与周肇祥、陈师曾等在北京筹建中国画学研究会,许多有绘画基础的青年聚集在画学研究会,由金北楼讲授古代绘画之成就。 金北楼竭力提倡保存国粹,临摹画稿,一笔不苟。且作品大都仿古、师古,在古人的意境中徘徊。晚年有些写生之作,比之前期的临摹作品,显得富有生气。 ![]() 1920年,金北楼发起成立湖社画会。著名近代画家马晋、陈少梅、赵梦朱等皆出身于他的门下。1926年起,每隔一年举办一次的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在日本举办,金北楼受日本画家邀请,赴日参加展览,受到日本画家的欢迎。 ![]() 金北楼去世后,画学研究会的部分会员为纪念他,于1927年由他的儿子金潜庵发起组织湖社画会。并编辑出版半月刊《湖社》,后改为月刊,刊登社员及名人作品,介绍古代名画,宣传维护传统画法。湖社影响很大,成员几乎遍及全国,盛极一时。 ![]() 金北楼是一位传统功力极为深厚的画家,擅长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以工带写,是一位颇有革新思想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 28岁以前,他的创作以古人为师,临摹为主,大量临习了宗元、吴恽、四王等人的精品之作,为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9岁~45岁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仍然以临摹古人为主,兼有创作。 46岁以后,金北楼先生进入了他的创作艺术的高峰时期,作品数量大增。 更多金北楼古意山水 ![]() ![]() ![]() ![]() ![]() ![]() ![]() ![]() ![]() ![]() ![]() ![]() ![]() ![]() ![]() 责任编辑:子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