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小平“怒怼”邓锋,感性派和理性派投资人终于掐上了丨创投奇葩说

 你微笑時最美d 2018-09-09


9月7-8日,2018创新中国DEMO CHINA总决赛暨秋季峰会在杭州洲际酒店举行,昨日的开幕式环节,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和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辩题为“早期投资怎么投?”, 犀利观点如下:

 

1、邓锋:你越觉得自己懂什么行业,你就越不敢在那个行业投,所以我(邓锋)能在教育里投的不错,你(徐小平)能在人工智能图像里投的不错。

 

2、徐小平:我不是感情投资,我是投资感情。


3、邓锋:我一开始觉得小平的这种投资方式有问题,他投不了太多的项目,结果我发现他的业绩还非常好,怎么会投到那么多好项目呢?其实这就是情感之间的连接,跟企业家之间的交流,至少有一点,企业家到最后有了信任之后,他不会坑你。


正文:


9月的杭州下起了小雨,辩论开始前,徐邓两位老师简单地吃了一些早餐 。作为艺术派投资的代表人物,徐老师选择了白粥、油条、豆浆和一碟小菜,显然走的是佛系养身路线;而崇尚科学的邓老师则是一杯咖啡和三片水果,一片不多一片不少。


请大家先看一段为此次辩论准备的暖场视频




徐小平:大家好,杭州的早餐真不错,我现在在吃减肥餐。邓锋是清华大学理工科的,据说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方向。但我只看得出人工,没看到太多的“智能”,可能藏而不露。


(徐老师一上来就先对邓老师展开了“人身攻击”。)


我是学音乐的,不过不会唱歌。毕业以后去北大教书,跟清华隔街向望,充满了对清华理工男的“鄙视”。

 

我知道邓锋创业做的是高科技产业,他的公司当时是美国第二大的网络安全公司,后来40亿美元卖掉,回国开始做投资。我跟着俞敏洪和北大的几个朋友做了培训服务,没有科技含量的,就是在街头“嘶喊”。最后也喊出了一个不错的公司,我们的两个背景和出发点决定了我们对早期投资的看法不一样。

 

邓锋:大家首先可以从徐老师的发言看出,科学派和艺术派投资人的第一个区别,艺术派说话跑题,根本没有围绕辩题展开。


(邓老师果然是理性精英派,一针见血)

 

我知道,如果跟小平PK人气那我肯定一开始就输了,因为他是网红,我不是。小平他们这类的投资人被称为艺术派,但我觉得投资不是靠艺术能做的事,也许你投资艺术品可以,但如果你想做科技投资,你必须有科学的基础,你得懂。

 

徐小平:至少你在“人工”这方面还是不错的。

 

邓锋:我觉得做投资,特别是在中国,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感情用事,不能被“忽悠”,也不要“忽悠”别人,这个是科学和艺术最大的区别。


(邓老师直接上概念,艺术派=大忽悠?且看徐老师如何回应)

 

徐小平:我不同意的你说法,首先我们对创业者得有无限的热情,有真诚的爱,所以做投资一定要有感情。


其次,我多年前讲过,“忽悠”这个词被中国人说坏了。假如你给人家的东西是对他有好处的,让他来买、让他来跟你合作,这不叫忽悠,这叫营销。所以这个词本身没错,我早年在新东方负责营销这一块,就是让学生到新东方去上课,如果有创业者能成功把我营销了,让我想投他,我都会投。


(忽悠不是贬义词,忽悠≈营销,赞。)



邓锋:所以新东方的成功跟我原来的成功完全不一样,我们当年做的是高科技行业,靠技术,你们是教育行业,靠营销,要我说的话就是忽悠人。

 

徐小平:我们的营销背后有扎实的教学质量,你不懂。我跟邓锋是老朋友,邓锋除了清华本科、南加大硕士以外,他还是沃顿的MBA,然后沃顿有一个演讲,他请我也去,我就去了,我是第一次到名校以投资人身份演讲。

 

邓锋:就是那一次去演讲,让我发现了我们俩的区别,不只是沃顿,包括哥大、哈佛,一进学校,一帮帅哥美女就冲过来,满脸堆笑,我就迎上前去,我以为是找我来了,结果发现根本不理我。“徐老师好,徐老师好”,找后面的徐小平去了。

 

从那次以后,针对美国的精英高校的毕业生,小平投了一堆,本来那都是我的案源,从此以后,我就知道小平是我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徐小平:从那以后邓锋再也不带我出国了。

 

邓锋:我再补充一点,其实跟他的渊源不只是这个,当我还不认识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是我的竞争对手。为什么?因为咱俩都投过一个类似的案子,它们两家是竞争对手,通过它们我俩就开始竞争了。大家比较清楚的交友网站,小平投的是世纪佳缘,我投的是百合网。

 

(两个创始人,一个是清华的,一个是北大的,你们猜他们选了谁?)

 

徐小平:我当然投北大的学妹龚海燕。

 

邓锋:我投的是清华的田范江。


徐小平:然后我投的公司第一个上市了。


邓锋:你说到点儿上了,是你的公司第一个上市,但是最后是百合网把世纪佳缘给并购了。

 

(截止至此,徐老师297票,邓老师是298票,二位暂时打平。)



邓锋:这个票型特别像我们(北极光)投的公司,小平投的公司刚开始动静都比较大,比较热闹,我投的公司一般活的稍微长一点儿。

 

徐小平:等一下,这个投票不能说明这些。我说说和邓锋合作的经历,曾经有一个游戏项目去找邓锋,邓锋一看,觉得不靠谱,就拒绝了。我一看这小伙子挺帅的,我就投了,当然除了帅还有其他因素。


结果投了以后,果然那个模式做不下去了,接近破产,后来他们走投无路就转型,说挣点儿小钱吧,就开始做完全不同的业务,和游戏完全不同的业务,但最后迅速崛起,成了当年一个现象级的公司。那时邓锋的理性判断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邓锋:这的确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就是说感性投资也有能成功的时候,那个小伙子确实很帅,在中国的创业圈里都算很帅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帅就投他,可能小平你希望自己能有他那么帅。


(理性的邓老师也开始展开“人身攻击”了。)


当时这个小伙子要做一款游戏,我们有一个懂游戏的合伙人一看就说你这个项目不行,我跟这个小伙子的关系其实很好,他第一个来找到我们,我们最后还是拒绝了他。结果他跑去找小平,徐老师一看这小伙子长的帅就投进去了,果然不出所料,没几个月这个游戏公司就死掉了,但是那个小伙子转型另外一个行业,我们看他做得不错,就决定去投他,结果人家说不要我们的钱,他说当初我需要钱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帮我?看小平老师多好,于是他把小平在游戏公司的股份平移到新的公司,结果那个公司上市了,我们就没投进去。


所以理性投资失败是因为我们太理性了,看他前面做得不好,没想到他们第二个公司做得很好,我们就没投到。


(理性和感性是两把双刃剑。邦哥PS:这位“小伙子”是陈欧。)

 

徐小平:说一个我的反面例子来安慰一下邓锋吧,曾经有一个项目来找我,这个项目现在是估值40亿美元的公司,在天使轮估值400万美元的他们来找我,我看了一下,觉得做不起来。其实现在想想这个创业者很优秀,哪个公司你说吧,我都不想说这个公司的名字,一说就伤心。

 

邓锋:小平老和我说,邓锋啊,咱们这样吧,科技的事我跟着你投,教育的事你就跟着我投。我说行啊,没问题,结果那时候他给我推了一堆做教育的公司,结果我就投了一个被小平看不上的做教育的公司,如今人家已经是接近40亿美金的估值了。


徐小平:这家公司就是目前教育行业现象级的公司,VIPKID。我很喜欢米雯娟,米雯娟当时已经成功创了ABC英语学校。细节我就不说了,我和她说你这个肯定不行,当时她说徐老师你现在投我,我说你当时的决策和判断有问题,所以我就没投她,坦率说我现在肠子都悔青了,感觉在自作聪明。


如果我当时对米雯娟怀着更多真诚,所谓对创业者无条件的爱,放个200万人民币进去,今天在这儿痛苦的就是邓锋,不是我。

 

邓锋:小平这是挺好的一个话题,这个投资当时你不投她(米雯娟)是因为感性还是因为理性?

 

徐小平:我觉得是所谓的理性害了我,其实创业者早期有什么可分析的?我经常跟真格团队说,你们说创业公司全是问题,我认为关键是这个人怎么样。我不是说她(米雯娟)今天成功了就了不起,问题是当时她已经做了年销售2亿人民币的公司,这件事是我做投资生涯一个比较大的悲伤,但是为了衬托邓锋的伟岸豁出去了!

 

邓锋:我知道你后面肯定有坏事等着我,但我还是先夸一下自己,我投米雯娟说句实在话是有感性因素在的。


她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性创业者,在投早期的时候,我们讲看人看大方向,看人里头有很多的东西是感性的,她对英语教育的热情,她的情商。其实不光是我感性,我也在看她是不是感性的人,她这么拼,而且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别人说什么她做什么,好多不同方面的因素,你就能看出这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也是很理性的人。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感性了一把,我投了她。

 

徐小平:做投资最大的痛苦就在于一个创业者来到你面前,然后你把人家拒绝了,结果他做的非常好,而且我还是搞教育的。我们几乎每次开会都会来研讨,为什么我们会错过米雯娟。

 

邓锋:本来咱们是互怼的,既然你表扬了我一把,我也表扬你一把。

 

徐小平:我知道你要什么,我来说吧,哈哈。邓锋号称清华学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的,他却错过了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第一梯队的最优秀的项目之一,依图科技。依图科技目前虽然还不到40亿美元,但是也20亿美元估值了,也不错。


人工智能,说实话我是真不懂,但是这两个小伙子一个是搞技术的,一个是搞运营的,朱珑是搞技术的,还是南加大的校友;林晨曦是阿里云的高管,所以这个组合我一见到,我就决定投了。但“假装”为了表示深刻,我就跟他们聊了两三个小时,还请他们吃了顿晚饭。


我见他们二人的那一瞬间就决定要投了,在当年估值也不高。今天出来融资起码是5000万、6000万美元,当时也就是1000万美元。


当然,我现在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带着邓锋一起投。


他找过你吧?

 

邓锋:找过,可能在找你之前先找的我。

 

徐小平:现在轮到你流泪了。

 

邓锋:所以这个事我总结下来是什么?你越觉得自己懂什么行业,你就越不敢在那个行业投,所以我能在教育里投的不错,你能在人工智能图像里投的不错,但我们都不太投自己行业的。

 

徐小平:邓锋说的是一个真理,事实上我做真格基金的重大错误之一,在教育领域投的不多,因为我从新东方过来,知道整个教育行业创业的艰辛。线下教育的运营非常复杂,学生服务、家长服务以及社会责任……所以我当时对教育行业是有意无意回避的。等到醒过来的时候,我们才在去年专门做了真格教育基金,才算是扳回几成。


邓锋:我有一个建议,我们最后看投票的时候,能不能把投票的结果除以说话的字数,那样我肯定赢了。


 (截止至此,徐老师421票,邓老师406票)



邓锋:小平不仅仅是艺术派,他还有一个叫“广撒网”的投资手段。为什么找他人多,找我的人少,因为找小平拿到投资的概率不能说100%,差不多有50%。


据说,你只要能知道小平家的地址,你就有一半的可能拿到投资了。小平在我们这里有一个段子,说参加一个活动,活动一结束我就走了,没人理我,一帮人拥上抓小平,“徐老师你好,徐老师你好”。递名片的,交商业计划书的,小平说不行,我还要赶下一场,我必须得走,这时候就有一个女孩子,长的也很漂亮,一直追到小平车边上,递给小平老师一堆东西,小平说我实在不行,结果人家女孩子拽住他不走。


小平说,这样吧,你也不用跟我聊了,我投你了。那个女孩子说,小平老师我找您不是这个事,您已经投过我了,我是向您汇报工作的。所以“精品派”和“撒网派”的区别是,我们记得住我们投资的全部企业家的名字,但你们未必。

 

(截止至此,徐老师430票,邓老师461票,邓老师又出狠招了,徐老师赶快解释一下。)

 

徐小平:我不是感情投资,我是在投资感情。这是一个大家拿我开玩笑的段子,大家不要当真。

 

邓锋:但还有一个项目我带着你投的,那个是很好的项目吧,你现在没有后悔吧。

 

徐小平:想起来了,有一次邓锋给我打电话,他说小平,有一个好项目,希望你参与。我说行,你的项目我都参与,我问多少钱?他说25万美金。我一想这么低,我说我给了。然后他说不过得连续给十年。


(这是一种什么投资方法?)


邓锋说这不是投资,这是一个捐款,是一个公益事业,未来科学大奖。我已经说给了,也收不回来了,然后就含泪参加进去了。这是我和未来科学大奖的关系,现在回头看,谢谢你,让我参加了这个好项目,没有回报,但却给社会和公益创造了很大的价值。

 

邓锋:说句心里话,我真的赞美一下,小平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我过去真的觉得说投资就是一个特别严谨的科学,要有非常感性的头脑,不能带有太多的感情色彩。


我一开始觉得小平的这种投资方式有问题,他投不了太多的项目,结果我发现他的业绩还非常好,怎么会投到那么多好项目呢?其实这就是情感之间的连接,跟企业家之间的交流,至少有一点,企业家到最后有了信任之后,他不会坑你。

 

徐小平:我也赞美一下邓锋吧,你这样说我,我都不好意思了。邓锋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创业最成功的,没有之一,是最成功的创业者。公司卖掉以后立刻回到中国开始做投资,也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然后扶持硬科技,让中国科技的创业者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虽然我们的背景不一样,风格也不一样,但是我们都在为中国的创业事业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至此,30分钟走完,这场老友互损的创投奇葩说,以邓锋获胜告终,这对创投最佳CP,为创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投资面面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