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QQ浏览器

 大西瓜nj5u4j9h 2018-09-09

晚清名臣曾国藩年轻时,城府并不深,由于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加上能写一手好文章,内心是狂傲的,但在朝廷接触的人多了后,他发现,很多时候,沉默是保护自己的一个法宝。

但如何既让自己的城府深,还能得到别人的喜欢呢?曾国藩总结了三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一、恭维人最好的方法不是拍马屁

曾国藩还没有发迹的时候,他投靠穆彰阿,其恭维的技术堪称一流。

穆彰阿虽然是军机大臣,官至一品,但毕竟是满人的功勋之后,仗着祖上的军功,一出生就能出人头地,因此,在学识上自然没有像曾国藩这样的进士们高。但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上,由于穆彰阿是曾国藩会试时的主考官,因此有师生关系。

曾国藩虽然满腹经纶,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朝中无人,也不得不放下文人的斯文,厚着脸皮希望穆彰阿能帮他一把。

求位高权重的穆彰阿帮忙,拍马屁怎能少呢?

曾国藩和其他拍马屁的人不一样,他充分运用他的专业知识。有一次,曾国藩到穆彰阿的府上去拜访,见主人爱理不理,尴尬之间,曾国藩看到墙上有一幅古字画。

曾国藩走到近前仔细看了看,说道:“恩师的这幅画,十分难找,能否让学生看看真迹?”

曾国藩这话,虽然很普通,但却是一番恭维的话,而且恭维的十分有水平。一是认为穆彰阿是一个懂古字画的高手;二是认为穆彰阿收藏了该古画,得到了稀世珍宝;三是认为穆彰阿是一个高雅的人,因为只有高雅之人才喜欢收藏。

曾国藩不显山不露水的话,果然一下子就引起了穆彰阿的兴趣。后来,穆彰阿经常向曾国藩请教古玩字画的鉴定方法。后来,曾国藩自认为,恭维人最好的方法不是拍马屁,而是找到他人最感兴趣的话题。

二、倾听是恭维人时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曾国藩认为,倾听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最难掌握。由于很多人都喜欢争强好胜,凡事都喜欢争一个输赢,这就会错失很多倾听的机会,最终闹的不欢而散。

随着官职不断上升,曾国藩发现,如果下属说话时被自己中途打断,就会遇到一是不敢说,二是以后不想说的局面。

发现这一问题后,曾国藩在后来的为官生涯中,更多的是做一个倾听者,直到对方说完后,他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越是这样,曾国藩越受人尊重,也让对方的心理上得到安慰,更加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提问时,切莫问对方不了解的事情

曾国藩认为,当要向对方提问题的时候,切莫问对方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这样就会让对方感到尴尬和难堪。

因此,当你要向对方提问的时候,要向对方表示你的敬佩和谦虚,这样的话,对方才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另外,当你提问的时候,要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如果自己都不感兴趣,显然会让对方很失望,自然也就不会信任你。

曾国藩认为,恭维一个人不等于拍马屁,但如果不掌握恭维人的技巧,就是赤裸裸的拍马屁了,这样的人,只会让人讨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