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友好: 上一条中,我们说了每个人都经历过的“知其可为而不为”矛盾境况。尽管绝大多数的“努力”都败给了人性,可也毕竟有少数的漏网者,侥幸取胜了——他们真的通过努力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说他们“侥幸”,那是因为他们自己也并非心甘情愿,就算他们自己回过头来看,也会发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感慨。这就不禁要问,如果不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目标在支撑着,他们还会不会去与人性进行那样一番多数情况下都是痛苦不堪的较量呢?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反人性的行为,只能是少数人的作为。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遗余力地,在鼓吹“努力”呢? 那是因为,目标实现后的那种状态,却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再有一点,那就是,说总比做容易,那样说也未必就那样去做。劝别人去做的人很多,自己能做到的却很少。 努力其实是在违反着人类的懒惰本性,这跟另一个违反着人类自私本性的“大公无私”以及违反人类爱护生命的本性的“舍生取义”都极为相似。千百年来,能说的、会说的人多如牛毛,“好人”没多少,“清官”没几个的事实就是有力的说明。流芳百世,垂范千古,甚至还有必定附属的功名利禄,这吸引力难道不够大吗?就算这样,能做到的却没有几个人。 肯说而不肯做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几乎天天可以看到的,就是那些教训孩子的家长,他们说起来头头是道,反观他们自己,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主动努力呢?就算有,也大多是不得已而为之吧。这样,努力的另一层意思,在这里就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那就是努力其实是强制自己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我们多数人,对手上划一个伤口这样的事情,都是尽可能地要去避免的。可是,也有一些人,会为了某种目的,舍得把自己的一根手指剁断,甚至是把半条手臂都砍下来。显然,不能因为他们实现了可能令众人都羡慕不已的目标,攀上了多数人都攀不上的高度,我们就鼓励大家都去模仿他,向他学习吧。 “努力”的现状——其实不只是现状,甚至从来——从这两个字开始被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就是如此,并且也只能如此:那就是多数人只是在说而不做,少数人的侥幸被渲染成了典型与榜样。 好,这一条,就先说到这里,下一条咱们继续聊。 欢迎收听:03“努力”的尴尬处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