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行军篇(上)

 昵称m5Gu5 2018-09-09

在进入行军篇的学习之前,有必要对“行军”一词加以说明。此处的行军,其中的“行”的读音应为“háng”,有“行列、阵势”之意,“军”则与“屯”相近,指军队的驻扎。它主要包括“处军”与“相敌”(部署军队与观察敌情)两部分,而非我们现在通常以及《军语》中所说的“行军”(军队徒步或乘坐建制内和配属的车辆沿指定路线进行的有组织的移动)。

在本篇,孙武主要论述了军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机动行军、战术战法、驻扎安营、观敌暸情等方面所应遵循的基本要领和原则。同时提出了“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思想。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译文]

孙子说:一般情况下处置与观察敌情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通过山地的时候,应沿山谷机动,在高处向阳方向驻扎,在无需仰攻情况下作战,这是在山地地形对军队的处置方法。

[注析]

处:原为“停顿、办理”之意,此处“处军”指对各类军事行动(如作战、驻止、布阵)的处置、安顿、部署方法等。

相:原为“觇视、观察”之意,此处“相敌”指通过观察敌情。

绝:原为“断、尽、越过”之意,此处“绝山”即指“穿越山地”。

依:原为“按照、靠近、顺从”之意;“谷”指“山谷”。多种版本将其注释为“有水草的溪谷”,但堂主觉得并不一定是作者本意。

视生:前人版本多译为“向阳的方向”。堂主觉得略有不妥,但又说不清理由。

战隆无登:对此句的注释自古一直存在着争议,一种认为它表达的是“战于隆而勿登”之意,即指作战时对己方要采用居高临下的方式,而当敌方处于高地时则勿去攻击;另一种则相反,认为此处的“战()”通假于“单”,即其意为“独立的高地不要去占领”之意。其中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容易受到敌方的四面包围。这如同当年马谡失街亭的情景相当。堂主认为这里孙武主要论述的是“处军”的一般原则,从其论述重点、论述习惯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综合考虑,感觉前者更为合理。

本段是本篇的开头,采用了对不同情况下“处军”方法分项论述。这里首先说到了在山地地形作战时的一些要领。看起来似乎其中的“绝山依谷”和“视生处高”有些矛盾,不过堂主觉得作者前者说的是机动时应沿山谷机动,而驻扎、对阵时则要选择高处,以便在交战之尽可能避免仰攻。这也是山地地形与当时军队机动方式有关。一方面,在山地之中,道路除非是因跨越高山的需要,通常情况下都是沿山谷走向的,这样的道路即便于建造,走起来也便于人员、牲畜节省体力;另一方面,在交战时,即便是现代的武器装备,很多也会受到身界、射角的影响,平射、俯射都较仰射有较大优势,同时居高临下也利于战场观察与机动。

当然,在谷地行军,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受到敌方拦头、断尾、截中间的伏击。通常,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部队在机动前会制定各种预案;在机动过程中,主力部队的前方、翼侧会提前在一定距离上派出侦察、警戒的兵力。其侦察、警戒范围,主要是受到侦察兵力多少、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制约。而伏击一方也同样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如隐蔽、伪装,或将兵力预告部署距离伏击地点一定距离之外,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对方侦察、警戒兵力发现,而当伏击战发起时,同样也需要按计划或命令向设伏阵地机动。此时所追求的是,即便对方发现,也来不及做出有效反应及展开行动。


[原文]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译文]

横渡江河时一定要远离水系(列阵),敌军渡河前来交战,不要在水中攻击敌人,而要等他们渡河完成一半再组织进攻较为有利。想要同敌人交战的话,就不要紧靠水边列阵迎战。(驻扎)也要居高向阳,不要面对水流方向,这是在江河地区作战时对军队的处置原则。

[注析]

本段论述了处水上之军的处置方法。即在渡江、河作战时的一些战术原则。

绝水必远水……之利:意指我方军队渡过江河后就要远离江河。这里并未说明原因,也未说明远离江河驻扎还是列阵。但因“行军篇”主要是论述“处军”与“相敌”两件事,并且前部写“处军”,后部写“相敌”,因此可以将其笼统地理解成“驻扎”或“列阵”。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如果是想要与敌方交战(欲战者)的话,直接驻守于水边,只能阻止敌方不能在此过河,但达不成歼敌的效果。如果要让敌过河,则必须离开河岸一定距离,给敌方以渡河、展开的空间。另外,在具体发起战斗的时机上,孙武认为当敌方有一半的兵力已经渡河时最为舒适,此时,渡过河的兵力尚不能完全展开,其阵形也会因后续兵力未达而难以完善,总之其整体战斗力无法全部施展出来。事实上,孙子的这种“半渡击”的战术,一直被后人广泛运用,即便是现代的渡江河攻防、登陆与抗登陆作战理论中,防御一方的反冲击、反击行动也大都强调在此时机开始实施。当然,如果不想歼灭对方,只是想阻止对方渡过水系而来时,则要注重在水边布阵,也就没必要等到敌方半渡之时才进行打击了。

视生处高,无迎水流:这一句虽然直译起来也没有直接指定是驻扎还是布阵,但我们可以理解成是兼而有之,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其一,在于古代在水系附近作战时,聪明的将领往往会考虑到借用水的力量实施水攻。如三家分晋的晋阳之战,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水淹七军(虽有演义成分,但却有实战依据)等。现代作战理论中,也强调部队的宿营应避免于水系下游的低洼之处,其理由同样是避免人为或自然所造成的“水灾”。其二,如果是驻扎,高处向阳一面的地方,大多干燥、通风,这也就意味着干净卫生,人员、马畜染病造成非战斗减员的几率较小。其三,居于高处视野开阔,便于观察战场,同时如果与敌交战,还占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其四,下游与上游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敌我双方在水系地域进行比较而方的,如果作战中涉及到水军作战,处于上游的兵力与下游敌方相对(顺流与逆流),就如同在陆地交战中的居高临敌与仰攻作战了。这都是地形对作战所带来的影响,也指挥员不能不考虑的事情。


[原文]

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

[译文]

通过盐碱沼泽地区时,要快速离开,勿要停留;如果同敌军盐碱沼泽地带相遇交战时,一定要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区对军队处置的原则。

[注析]

斥泽:指的是盐碱沼泽地区。

惟亟去无留:亟,快速之意。

盐碱沼泽地区显然是不利于部队生存的,盐碱地区难以解决部队饮水和畜马草料的问题,沼泽地带还会因其不利于机动易造成部队一旦被动则难以机动,也难以通过机动造成有利的歼敌态势。同时这些地区由于人烟稀少,部队征集粮草也难以保障。为此,对待这类地形,则还是快速离开为上。

至于为什么在这类地区交战之时要“依水草而背众树”,古人的注解中已经给了如下解释:其一,在有水草的地方通常是这些地形中较为便于机动的地方;其二,有树林的地方便于隐蔽自己的布阵企图;其三,林木本身可作为一种障碍,或可以利用构筑障碍;其四,有树林的地方便于砍柴、掘井,保障部队的后勤。


[原文]

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译文]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部署军队时主要侧翼应依托高地,从而形成前低后高之势。这是在平原地区对军队处置的原则。以上四种“处军”原则的所带来的优势正是黄帝当年得以战胜其他四帝的原因。

[注析]

平陆:平原地区;

易:平坦。

右背高,前死后生:中国古人以“右”为上,因此在作战中“右”可理解为指军队的主要侧翼。其意为阵形的主要侧翼以背靠高地为佳。

此四军之利:四军是指前文中所分述的处山、处水、处斥泽,处平陆四种地形。利,好处,优势之意。

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四帝,古人认为是指曾与黄帝进行过交战并被黄帝所击败的当时华夏地区的其它部落的统称。堂主认为可能孙武在写孙子兵法之前,曾系统地涉猎、研究过当时有关黄帝统一华夏战争的有关典籍与传说,才得出这种结论的,不过他没有在此展开著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