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是当今世界上智力最高的物种,并处在生物链的最顶端,是生物链中最高等级的消费者。自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以来,人类在地球上不断繁衍,生生不息。但只要是人,就一定会面临着生老病死,没有永生不死之说。所以,人类的死亡,便是个体的消亡、是生命的终结。
因此,生死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社会最为看重的事情。人们欢天喜地地迎接新生命的降临,隆重庄严地为逝去的生命祭奠。为了更了解生命,人们甚至勇于去研究生与死的命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自身不断认识的欲望的加深,人们也会从死亡中去了解生命。
说到死亡,人们往往以心脏停跳、鼻间没有呼吸来粗略地判定,但这样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其实,在人丧失了基本的生命体征后,大脑还会在短时间内活动。在20世纪40年代,生物学家就曾通过对兔子的研究,论证了这一观点。此外,科学家通过对一百余人的观察研究也发现,人体在生命体征消失后,大脑还未真正地停止运行,而是呈现出一种睡眠状态。一般来说,这种大脑的睡眠状态,最长可维持到十二小时之久。
但也仍有一部分患者,在心脏停止活动以前,大脑就已经停止工作了。由此可见,生命是具有个体差异的,无论是以心脏停跳还是脑死亡作为人类生命终结的判断,都不能一概而论。
但人体仙逝后,大脑还能运行几个小时,这样的情况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也是真实存在的。或许这就是生命神奇之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