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理心的污染,才会蓝天白云

 昵称58188217 2018-09-10

各位亲友上午好,利用坐地铁半小时,简单汇报几句,主题是《蓝天白云与我们的胸怀》。

这几天,虽然天有些热,但却一直是蓝天白云,天地干净,在阳光的照耀下,世界纯净。

过去,我们有时候心事重重,因为心事重,难以抬头看天,只知道关注脚下,不知道头顶是那么蓝的天空。暑天呢,因为过于关注天热,往往又会忽略天那么蓝,那么纯净。

前几年,天被雾霾笼罩着。这两年,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想尽办法,根除污染。像郑州这种北方缺水城市,市政一直在费心地洒水和喷水,对工地尘土进行覆盖。翠竹街上在挖沟,工地外围竖起了高高的绿色篱笆墙。

中央对省里,省级对市级,市里对区里下任务,区里对工地逐级下任务,与金钱挂钩。一涉及到钱,政府一认真,污染源堵住了,尘土不飞扬了,天就蓝了。

2014年去北京,见他们那里蓝天白云,我有些不适应,感觉是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段时间也总是疑惑,这怎么会天天蓝天白云呢!也是觉得不适应。

小时候,在乡下那时候几乎天天蓝天白云,也不觉得珍惜,习以为常,麻木了。现在又回来了,觉得很新奇。

政府做事,就怕认真。一认真,就把问题解决了。认真,又做纫针,我们小时候帮着奶奶认针,是要小心翼翼,一丝不苟。

政府治理污染,与官帽子和金钱挂钩,真治理真见效。过去说天人感应,现在有人认为是迷信。其实从环境污染上看,确实是人心先污染,环境才遭殃。

作为个人,也是心先污染,才有污染的行为。治理个人污染,如果也像政府治理污染那样,靠官帽子和金钱,那就晚了。这是自己管不了自己,要靠别人管了。

所以,个人治理污染,主要靠自己,从根上直接治理,这是要靠自律的。一般从法律意义上说,法律是个准绳;若要修学致良知学问,就需要高度的自律,那就是慎独。

环境污染不治理,就没有蓝天白云,就会满天雾霾;人心污染不治理,也会像天空一样,要么堆满了烦恼,心事重重,心里一片漆黑。阴天给人的感觉没有晴天让人愉悦,同样道理,心里黑暗,更让人难受。

天空需要光明,人心更需要光明,怎么光明呢!清除和化解黑暗。这种黑暗心理包括愚昧、贪婪、嫉妒等,我们都经历过这种种黑暗的心理磨难,是很折磨人的。

有这些阴霾在心头,我们的胸怀就无法广阔,就无法像天空一样广漠无边,就无法享受蓝天白云。在佛家把这个叫无明,在儒家把这个叫习气,有后天的,有与生俱来的。怎么清除呢?从起心动念处,这就不像割韭菜那样,这就会连根拔起。

修学容易也容易,容易就在从起心动念处为善去恶;说难那是真难,心随时在妄动,需要时时处于惺惺觉知。

总结一下:环境治理后出现蓝天白云,心理清净后我们的胸怀会像天空一样广阔无垠,光明和智慧就呈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