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聪明地“买买买”?这5个“智慧购衣”的法则你一定要学会

 个人发展精英会 2020-11-26


个人发展学会
陪你成长  持续精进

你知道你真正需要购入的衣物是哪些吗?

很多朋友认为,买衣服这么简单的事,谁不会呢?然而事实却是,有相当多的人并不会买衣服,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现在就来看一看下面这些消费者类型是不是你或你身边人的缩影。

1

消费者类型

01 冲动消费后悔型:打折促销,不能错过的好机会

“双11”“双12”“618”“520”……打折信息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些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商家精心策划的购物节以及铺天盖地的促销广告。

许多朋友会在这个时刻按捺不住内心的购物冲动,大批量的购入新衣。

并将原价与成交价对比后的价差当作节省下来的钱,为精明的自己点赞。

然而,狂欢的余温还没散去,当你审视购入的衣物,却发现为了凑够满1000减300的折扣,买了三个色系一样一条的同款连衣裙,大呼后悔。

纵观近几年的购物节,商家的打折规则设置越来越复杂。

有的先提高原价再打五折,有的是以返优惠券的形式使消费者沉浸其中,循环往复,购物脚步根本停不下来。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节省了预算,实际却并没有捡到便宜,反而变相额外消费了许多原本不需要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会在高额的成交量数字之后,迎来疯狂退货潮。

所以,购入新衣的唯一原因只能是出于你的需要和喜好,绝不能因为一时的打折促销。

当然,我并不是要限制大家在打折季时购物,但务必要提前做好规划列明清单,购买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被所谓的折扣冲昏头脑。

02 人云亦云跟注型:别人都买了,自己不得不买

“同宿舍的姐妹们拉我凑单拼团,虽然我不太喜欢那件衣服,但不买恐怕会被认为不合群吧,还是一起下单好了。”

“办公室里好几个同事都买了那条裙子,也推荐我买,虽然我很讨厌跟别人撞衫,但也不知道如何拒绝她们,只好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买下来的衣服,你一次也不会穿,只能是被永远地束之高阁了。

衣服是非常个性化的选择,有时候适合别人的却并不一定适合自己,与其不情愿地勉强购入,不如直截了当说出来。

“我觉得这件衣服的颜色不太适合我,下次我们再一起团购好吃的吧。”

这样,既充分表达了自己不选购的理由,也没有驳回对方的面子,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03 情绪发泄转嫁型:心情不好,必须“买买买”

被客户刁难,跟老公吵架,和熊孩子置气……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太多不顺心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

这时,许多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非常热衷于购物,的确,买到心仪物品时的欣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淡负面情绪的困扰。

但如果把“买买买”当作情绪发泄的唯一途径,这就构成了病态的购物癖,是一种人格上的冲动控制障碍。

况且,在负面情绪的支配下,人很难理性分析自己真正的需要,特别容易陷入冲动购物的疯狂模式,继而进入后悔乃至情绪崩坏的怪圈。

负面情绪没有彻底宣泄出去,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与疯狂购物相类似,暴饮暴食和酗酒都是错误的情绪宣泄法。

你完全可以通过运动、与好友沟通、旅行等更加健康的方式来正确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04 得过且过将就型:感觉还凑合,就买了

“想买条荷叶边的裙子,对比了很多件都不太满意,但懒得继续看了,最后一家是皇冠卖家,信誉应该还不错,就在这家凑合搞定吧。”

“导购服务特别热情,试了五六件,虽然没有特别喜欢的,但不好意思一件都不买直接走人,就凑合买一件吧。”

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不在少数,不过这样将就、凑合买来的衣服,从潜意识里就带着抗拒,估计你穿上它们出门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

极大可能,它们的命运就是躺在衣橱里吃灰了。

所以,任何时刻都请你不要放弃主动权,一定要追随自己的心意而走,千万不要让自己将就。

无论之前的你属于以上哪种消费类型,没有关系,从今天起,请务必告诫自己,远离购物误区。

那么,究竟怎样才称得上“会买”呢?

生活的智慧无处不在,如果能将你的聪明才智正确运用到选购衣物当中,你会发现购物过程将会变得如此轻松,豁然开朗。

因此,我提倡“智慧购衣”,并将它一以贯之,成为你的生活方式。

2

什么是智慧购衣?

01 基本款、配饰、流行款及其他的最优比例是5:3:2

首先,这意味着你的衣橱中应当至少有一半是基本款。

例如,一件质感优良的重磅真丝白衬衫,一件温暖舒适的V领灰色羊绒衫,它们都值得你花费更多的预算和精力去挑选并珍藏。

这些基本款因其经典和百搭的特性,是维系整体造型品质感的基础,因此也是购买时需要格外重视的一个部分。

其次,也许你没有想到,配饰竟然需要占到3/10这么高的比重,但事实的确如此。

在通勤、休闲以及重要的社交场合,不同配饰都能够为整体造型营造出令人过目不忘的亮点,同时也能体现出穿戴者的个性和时尚品味。

因此,配饰所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绝不容小觑。

最后,流行款和其他,许多紧跟时尚潮流的女性朋友非常热衷于选购当季流行款,但我并不建议将大量的预算用于购买这类商品。

假设你在2018年购买了各种款式、颜色的一字领上衣和当季最新的限量款包包。

等到2019年来临时,你仍然穿着去年流行的上衣,拎着一眼就能看出生产年份的限量款包包,看起来就有些不合时宜。

因此,流行款的选购一定要秉持适合自己和适度的原则。

另外,需要在特殊场合穿着的礼服也不建议准备太多,如果穿过一次就不会再穿的话,可以考虑以租用方式替代购买。

02 购衣清单帮你理清思路

如果你的衣橱不是按照以上最优比例来配置的,那就需要及时调整了。

请准备好纸和笔,一份购衣清单会迅速有效地帮你理清思路,明确购买目标。

请一边整理,一边按照现有衣物、需淘汰衣物和需购入衣物三栏逐项列明。

我的个人习惯是手写清单,方便整理时与实物对照和及时修改。最后,第三栏需购入衣物就自然地成为你的购衣清单了。

03 每季度一次的购买频次较为适宜

我的身边有每周都买新衣服的购物狂魔,也有半年都难得逛一次街的超级宅女,你属于哪一类?

其实,最为合理的衣物购买频次是每季度一次。

在换季时,通过整理衣橱,发现需要淘汰和补充的衣物,再明确购买目标,这与前一讲中的定期整理衣橱的习惯是一脉相承的。

同时,以季度为单位提前规划好用于购买新衣物的预算,能够将消费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04 给自己的购物冲动设置一个缓冲期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对某件事物产生执念的时刻,看到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就像在内心长草一般,必须立即拔除。

这时,我建议你给自己的这份购物冲动设置一个缓冲期,以便验证它是否只是一时冲动。

例如,把这件衣服加入购物车里,等待一个星期,当你再次看到它时,也许你会质疑自己当初的眼光,似乎并没有那么令人满意。

当然,如果你的渴望仍然如初见时那般强烈,再买下它也不迟。

05 偶尔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并不为过

时刻保持理性的确会让你不犯错,但有时也未免少了乐趣。

竞争了几个月的新职称终于拿到了,下班路上路过珠宝店,被橱窗中的三色金项链吸引。

那就拥有它,感受它在颈间闪着光的美好,那一刻,觉得自己值得这样被放肆宠爱。

在特殊的日子里,适时地给自己一个小奖励,也许它并不在你的购物清单中,那又怎样呢,什么都比不上自我正向激励来的更重要。

06 对于时尚初学者而言,实体店购物比网购更适宜

网购因其便捷和性价比高的优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但是,在购衣方面,对于搭配经验不足的时尚初学者而言,网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劣势。

不了解自己适合的颜色和款式,无法试穿,导致了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天壤之别,这往往会令他们走更多弯路,交更多学费。

这时,我建议时尚初学者们走入实体店,去真实的试衣间试穿,通过面前的镜子,看到自己的正面、侧面和背后,反馈给自己最合适的颜色和尺寸。

假如你只想购买一件上衣,也可以同时挑选店铺内的其他下装同时搭配试穿,体验实际的搭配效果。

对于鞋子而言,更是如此,是否舒适只有通过真实试穿才会知道。

像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当你熟悉了自己的身材和肤色,当你逐渐积累了更多的搭配经验和心得,再将购物阵线转移至网上,才是更为合适的时机。

好了,以上就是“智慧购衣”的法则,你学会了吗?

购物本身就是个令人愉悦的过程。

我相信,你的精明眼光和理性规划能力一定会在不断地实践中得到充分历练,将“智慧购衣”法则运用地更加炉火纯青,把生活过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

作者介绍

丛雪

《瑞丽伊人风尚》创意总监

佳能、玫凯琳等世界500强企业特聘穿搭讲师

深耕时尚行业近15年,国内顶级时尚专家,多次策划带领艺人赴巴黎、纽约时装周观看品牌大秀。她的课程被誉为最终身受用的职场穿搭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