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砥砺奋进的五年】竹埠港:环境“毒瘤”迎来美丽“蝶变”

 kuangshi 2018-09-10

“数”说岳塘区十二五成果(图)

  2014年9月29日,湘潭电化和金天能源实现停产,标志着竹埠港28家化工企业全面关停。

见证竹埠港涅槃之路系列(十一):工业遗址博物馆启动建设

  2016年11月底,岳塘区启动工业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

岳塘区安全爆破竹埠港水塔烟囱 为项目建设“排障”

  2017年3月11日岳塘区安全爆破竹埠港水塔烟囱,为项目建设“排障”。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夕阳留晚照,微风扶稻浪。黄的稻、绿的橘、青的江,在薄薄的暮色中,2017年9月的竹埠港像极了一幅浓墨重彩又不失端庄秀雅的山水画。

  而这幅景象,几乎很难让人联想到,曾经的竹埠港是一个24小时充斥刺鼻气味、冒着浓重黑烟、流着彩色污水的环境“毒瘤”。退出、搬迁、治理、建设,五年时间,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让竹埠港迎来了美丽“蝶变”。

  壮士断腕 摘“毒瘤”

  竹埠港老工业区始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到2011年,该区域的企业有28家,工业产值45亿元,完成税收1.12亿元,从业人员近8000人。昔日的竹埠港曾是湘潭经济的“肱骨大臣”,但也因长期的化工污染而背上了“环保毒瘤”的标签。

  2013年9月,湖南省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列为“一号重点工程”,竹埠港被列为七大重点区域之一。自此,市区两级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按照“市领导、区实施、市场化”的要求,开启了竹埠港摘掉“污纱帽”的涅槃之旅。2014年9月29日,竹埠港的28家化工企业全部停产;2016年12月,28家企业全部搬迁退出。

  这一壮举隆重开启了竹埠港的重生之路。竹埠港迎来一个美丽崭新的人生。

  大刀阔斧 解“毒症”

  竹埠港“退二进三”取得重大突破,得到国家、省、市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污染企业关停后,竹埠港每年减少排放废水约264万吨、二氧化硫约6000吨、工业废渣约3万吨(其中含镉、铬、铅、锰等重金属),保障了当地和湘江中下游地区居民饮用水安全。但园区内的土壤、地下水仍残留大量有毒重金属,存在污染风险。

  为了治理这些留存污染物,市区两级紧锣密鼓启动了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土壤修复治理工程。对已退出企业遗留的厂房及附属建、构筑物进行拆除,并对地面上的遗留废水、废渣等进行分期分类治理。同时分期启动的易家坪片区、竹埠片区、双埠片区三个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

  “解毒”工作如火如荼,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竹埠港重金属污染示范项目治理工作已完成,并接受了市区环保部门的验收指导;化工企业建筑垃圾处置项目已完成了企业内可清运的建筑垃圾和混凝土处置共计31万吨;危险废渣处置EPC项目已完成实施,累计完成危废处置38270吨;易家坪片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项目正加快推进实施和部分厂区扫尾,已累计完成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约31.8万立方、有机物污染土壤约2.6万立方米……

  从“沉疴缠身”到“一身轻松”,竹埠港大地上树木吐绿丝,青草绽新芽,花苞展香蕊,一幅勃勃生机、万物新象的画卷铺展开来。

  开拓创新 迎“蝶变”

  一番“对症下药”后,竹埠港老工业区已是过去式,竹埠港新区正迅速崛起。在治理的同时,岳塘区已布好了开发建设的棋局,正胸有成竹昂首阔步。

  引进市场竞标机制、利用融资“杠杆”、明确新区定位,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开发理念,以建设一流基础设施、一流景观打造、一流配套设施为目标,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将竹埠港新区打造成“高端商务和高端商住中心”和长株潭城区范围内“最美江岸”,说出这个决定时,岳塘区主要领导人掷地有声。

  再翻开《湘潭竹埠港滨江新城修建性详细规划》,未来竹埠港303公顷的土地,将被划分为4个区域,规划的“一带四区”将在这里呈现,包括公园景观带(含工业遗址主题公园)、竹埠港文化时尚创意中心、滨江商业金融区、创智生活区、长株潭国际会展中心等。

  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和滨江生态宜居新城建设的样板区……竹埠港正发生美丽“蝶变”。

  红网岳塘分站记者 胡飞云 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