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300多个跑到西南的教师,为中国留下了近百年的教育之火

 轻轻徐风 2018-09-10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每到这个时候,

我们感念老师的教导,

我们怀念曾经的校园。


而我也不由怀念起,

81年前,战火纷飞的年代,

有一群高校的教师,

带着学生,举家迁徙,

从北方到西南,

建立了一所只存在了8年的大学,

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8位“两弹一星“元勋、171位两院院士,

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 部分教授合影


这群教员的名字,熠熠生辉:

闻一多、华罗庚、陈寅恪、

陈岱孙、冯友兰……

这所学校的名字,更为耀眼:

它就是西南联大


他们不畏艰险,不畏困苦,

挺起了中国文人的脊梁,

保住了中国文化的血脉,

点燃了中国教育的火种,

留下了中国教育的精神!


▲ 西南联大校门


01

“国家亡了可以复兴,

文化亡了就全亡了!”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炮火连天,民不聊生。


南开大学遭到日机轰炸,大部分校舍被焚毁,偌大的北方,已经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国家亡了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就全亡了!”


危急关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同时接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三校南迁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 从左至右:张伯苓(南开校长)、梅贻琦(清华校长)、蒋梦麟(北大校长)


当时日本人需要找名人来撑门面,便宣称,如果留下来教书,就会有丰厚的报酬,生活舒适又体面。


闻一多得知,狠狠地“呸”了一声,拂袖而去。


另一边,陈寅恪还在办父亲的丧事,日本宪兵队就找上门来,请他做客。他知道事急从权,没等父亲出殡,就悄然离开北平,加入队伍前往西南。


▲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


1937年10月,来自三校的100多名教师,带着1400多名学生长途跋涉,陆续到达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1月1日,正式开课,这一天后来被定为西南联大的校庆日。


但好景不长,上海、南京沦陷的噩耗接连传来,日寇向内陆步步紧逼,长沙危在旦夕。于是,1938年1月,长沙临大决定迁徙昆明。


由于战时交通困难,为了保住文化血脉,师生们分为三路,举校西迁昆明。


一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就这样开始了。


▲ 西南联大操场


这三路之中,有一路最为辛苦。


带队的是40岁的闻一多,还有11名青年教师,267名家庭贫困的男同学,跨越湘、黔、滇三省,步行3600公里,历时68天,在1938年4月抵达昆明汇合。


1938年2月,“联大长征”队伍抵达常德县


文人长征,旷古未有,但这一路上,并不只是苦行


中文系学生写出《西南采风录》、闻一多画了50多幅写生、生物系李继侗带领学生采集植物标本、地质学家袁复礼则向学生讲述地质地貌、师生们沿途还收集了二百多首民歌民谣……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慰劳湘黔滇旅行团到达昆明


危难当头,

保护中国文化之瑰宝,

更要守住中华文明之精神。

这些年轻的教师,

以身作则,挺起文人的高贵脊梁,

凭着坚强的意志,点燃了中国教育的火种,

生生不息,永不熄灭。


02

我宁愿被日本飞机炸死,

也不能缺课!


到昆明后,由于经费不足,校舍条件很差,被称为“史上最穷”。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最初几次交的设计稿,都被校长梅贻琦无奈“退回”,因为实在没钱买材料。高楼变矮楼、矮楼变平房、砖墙变土墙、还要改成茅草房……


▲ 1938年,西南联大教授合影,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孙、林徽因、金岳霖、吴有训


每改一次稿,林徽因都会心酸的哭泣,梁思成气的冲进校长办公室,却落泪而归。


新校要建,所有地方都要用钱,只能省而又省,连铁皮都买不起,只能用茅草搭屋顶。


▲ 梁思成、林徽因设计的西南联大校舍


每逢下雨,屋顶就超的没法上课,有次经济学家陈岱孙上课,突然大雨倾盆,他索性拿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停课赏雨”,学生们就静静的听了一节课的雨。


学生宿舍和食堂就更不用说了,40个人塞进一间宿舍,没有桌椅,只能把肥皂箱子当书桌,站着吃饭,还都是盐水煮菜。


▲ 西南联大学生以大地当餐桌


可就算穷到这个份上,教师们对教学的热情也丝毫没有降低。


1940年10月13日,日本飞机扔下的炸弹将华罗庚的住处炸毁了。他于是找了个牛棚住进去。每天一早,他拖着瘸腿,步行十几里路去联大上课;晚上,又在牛棚里伏案研究数学。


▲ 学生宿舍


他的恩师杨武之更为敬业,有天夜里在田埂上骑车回家,不小心栽进水沟,摔得遍体鳞伤,也不肯休息。


刘文典教授更说:我宁愿被日本飞机炸死,也不能缺课。


▲ 西南联大旧照


在教授们的努力下,学生的热情被点燃了——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们挤来挤去记下想听的课,图书馆排队借书阅读,常有四五十米。


如果书不够看,就直接手抄。每天晚上,简陋的宿舍都透出微弱的光,学生们熬夜抄书,不亦乐乎。


▲ 西南联大图书馆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是西南联大校长之一梅贻琦的话。

判断一所大学的好坏,

不在于有多豪华的建筑、多先进的设备,

而在于是否有杰出的教师,

引领着学生,

不畏生活的困苦,追求精神的升华,

他们才是大学的灵魂。


03

我们不是不顾国难,

而是把满腔悲愤化作动力。


战争时期,国难当头,舆论纷纷,不少观点认为——大学要改变课程,接受“战时教育”。学生们也想要一种短期速成的教育,好赶快去抗日。


▲  西南联大遭日寇飞机轰炸


但西南联大并没有跟随舆论的导向,而是坚持当时教育部的方针:“战时须作平时看”。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其主旨、教师仍满头于著作。


在时常遭受空袭、跑警报的情况下,北大校长蒋梦麟续写成一代名著《西潮》、华罗庚攻克了十多个世界级数学难题,还为世界数学史开创了一门新学科——矩阵几何学。

……


 ▲华罗庚一家


作为后来人,我们恐怕从著作中,无法真切体会前辈“压在纸背的心情”却能从冯友兰的笔下探求一二:


“从表面上看,我们好像是不顾国难,躲入了‘象牙之塔’。其实我们都是怀着满腔悲愤无处发泄。那个悲愤是我们那样做的动力。金先生(金岳霖)的书名为《论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用这个陈旧的名字。金先生说,要使它有中国味。那时我们想,哪怕只是一点中国味,也是对抗战有利的。”


即便是思想激进的联大中文系教授闻一多,在《八年的回忆与感想》中也谈及,当校园里争执如何实行“战时教育”时:


“教授大都与政府的看法相同:认为我们应该努力研究,以待将来建国之用,何况学生受了训,不见得比大兵打得更好,因为那时的中国军队确乎打的不坏。”


▲  1946年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内前合影,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庸,许骏斋,余冠英,王力,沈从文


在风雨如晦的大时代,

一个民族总需要那么一群人,

为某种更为恒久的事业存亡,

绝续之伟业,传承起精神。

任风云变幻,任风雨飘摇,

于他们来说,

学术的抱负在此,人生的志业在此,

社会的担当在此,爱国的情怀亦在此。


04

“教授学生打成一片,

又严肃,又活泼。


西南联大名师云集,曾有校友回忆在联大读书期间的课表,甚是“豪华”:


“国文老师是沈从文,物理老师是吴有训,中国通史老师是吴晗,公共伦理学老师是冯友兰。我还选修了数论和《庄子》,老师分别是华罗庚和闻一多。”


▲ 学生们在上课


这样的豪华阵容,却丝毫不见师生之间有任何距离,关系十分融洽。


郑天挺教授曾回忆:“西南联大的八年,最可贵的是友爱和团结。”冯友兰也曾说过:“教授学生,真是打成一片。……那段时间的生活,是又严肃,又快活。”


教授和学生相处平等,在学术上“谁也不怕谁”。所以常能见到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学术、“学习新材料、亲如朋友。”


▲ 化学系在做实验


这样自由开放的学风,与教师们中西交融,崇尚独立思考,兼容并包的思想有关,当时流传着一句话:老师们讲课,都以开创性见解为荣,以照本宣科为耻。


能用13种文字阅读的陈寅恪,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他上课第一天就说: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这里的教师,大多数留学欧美,却也能容得下只有小学学历的沈从文。对学生的管理也很自由,转系、翘课,都不会被苛责,一切全凭自觉。


▲ 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只有小学学历


也正是这种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才极大的保留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独创性,这也是能培养出诸多人才的原因之一吧。


对此,常白天在茶馆看书、晚上钻图书馆的汪曾祺深有感触:

“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


▲ 汪曾祺和沈从文


陈寅恪曾说: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知识的生命,在于它的个性和自由,

西南联大的教师们,

毫无保留的敞开心胸,

打开一扇追求真理和自我的大门,

只有这样的学校和教师,

才能教育出有创造力、有自主性的人才。


05

“西南联大不再了,

但精神永存。


抗战胜利后,1945年12月,在西南联大即将解散,三校北返之际,校长梅贻琦高声宣讲:


“联大没有强迫,只有诱导,没有盲从,只有信仰。”


▲ 抗战胜利,梅贻琦做最后演讲,宣布联大胜利结束


1946年,冯友兰教授撰写《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联合大学,

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

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

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

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陈岱孙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撰写序言,特别强调:


“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信念永不动摇”、“对国家民族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


▲ 西南联大毕业证书


从1937年,到1945年,西南联大从最初的100多名教师,逐渐扩大队伍,到370人左右,毕业的学生,有3343人之多。


这些学生有的从事教育、有的从事科研、有的参军、甚至有的血染沙场。


不管何去何从,他们都坚守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是以在国家危难之时,仍坚韧不拔,追求真理,保持人的尊严,实现人的价值。


▲ 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


81年过去了,西南联大早已不再了,但西南联大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对国家的热爱、对教育的坚持、对学术独立的保护、对自由思想的包容……


“千秋耻,终当雪。

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

动心忍性希前哲。”

……


▲ 西南联大老校友再唱校歌


当校歌再次响起,

让人不禁泪流满面,

我们仿佛能看到曾经的艰苦时代,

有那么一群青年,

为了中华文明,为了中国教育,

坚守拼搏,一往无前。

有了他们的昨天,

才有了我们的未来!


▲ 西南联大校徽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