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无线充电是实用还是鸡肋?

 包智安 2018-09-10

无线充电技术早已不新鲜了,6年前面世的Palm Pre 手机、15年的三星 Galaxy S6,去年的iPhone X以及许多采用 Qi 标准 (一种无线充电标准) 的手机,这些都能在市场上买到。不过,许多人认为,“无线”仅仅省去了线缆,充电时还是需要手机和充电板紧紧接触,目前还是比较鸡肋的充电方式。

难道手机无线充电真的一无是处?潮哥不这么认为,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无线充电的使用日常,捋一捋优缺点。

缺点1:不能“边冲边玩”

现阶段的无线充电手机基本都属于Qi标准,即采用的是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

Qi无线充电的最大问题就是:最大充电距离仅有10毫米,以iPhone X来说,使用无线充电时,必须把手机放在无线充电面板上。一旦手机位置移动,无线充电可能就会中止了。

或者套了厚度较厚的手机壳,都无法正常使用无线充电。

缺点2:充电速度没有快充快

在充电速度上,无线充电相比有线快充有一定差距。和目前普遍18W或者24W的有线“快充”相比,通常的无线充电只有5W或者7.5W的输出功率。

今年虽然已经有支持15W的无线快充了,充电速度不弱于有线快充,当仅支持特定的几款手机。

优点1:抛弃充电线的束缚

使用无线充电器可以摆脱充电线的束缚,避免充电线的反复插拔,对手机的损耗也更小、手机寿命更高;办公桌上线材杂乱的情景也将消失不见。

此外,摆脱充电线的束缚后,手机充电更加便捷,不用再一手拿手机、一手端着充电线,即放即充。

优点2:即放即充,充电时间碎片化

上班族只要工作不是很闲,大多数情况下,在办公室使用电脑的时间要长于手机,工作的时候可以将手机放在无线充电板上充电,紧急情况要使用手机,可以很方便的拿起,不需要插拔充电线。

并且,通过碎片化时间充电,可以让手机电量长期保持在50%以上,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

还有一个场景,使用无线充电,能比有线充电带来更好的充电体验,那就是夜间睡前充电。

大多数人睡前都会刷一遍手机,等到困意袭来,想要在床头摸索到充电线,就不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了。

相比而言,无线充电就方便多了,将手机放到充电板上,就可以安心睡觉,第二天醒来手机就充满了电。

可以说,无线充电将是砍掉手机上“最后一根线”的利剑,相信过不了多久,无线充电将会和全面屏一样,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你觉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