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640年到808年,唐朝在西北地区设立了重要的军政机构,名为安西都护府,范围包括今天的新疆以及中亚的多个国家。面积达到了300万平方公里扼守着西北地区通往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要道,在安西都护府成立之初,便不断受到南方新崛起的吐蕃的侵扰。吐蕃因此与唐朝展开多次的斗争,抢夺唐朝的安西四镇。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内部空虚。为了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不得不在西域调派军队进入内陆与少数民族将领联合抵抗叛军的西进。 这时的西域的防守十分空虚,吐蕃由此出重兵北上夺得安西四镇。在安史之乱最终平定之后,郭子义上奏朝廷,希望派人前去安西都护府查看当地的情况。而事实的情况比郭子义所预想的还要糟糕。当时吐蕃对于安西都护府进行疯狂的侵略,击败了北庭节度使的唐军,并且攻克了甘州,肃州。将唐朝本土与安西都护府的整个联系切断为两段。守卫安西都护府的唐军完全孤立于政府之外。 幸亏当时唐朝和回纥已经结盟,因此孤悬在外的唐军才没有腹背受敌,算是存活了下来但是这样坚持了15年,在这15年当中,西域的守军与唐朝中央完全失去联系。唐肃宗,唐代宗都已去世,在唐德宗时期。唐朝的文武官员都一直认为安西都护府已经陷落,而边防守军也已经全军覆没,但实际上,这只孤悬在外的军队存活了下来,直到公元781年。派遣使者从回纥长途跋涉到达长安城,并将详细的情况汇报给唐朝皇帝。 唐德宗十分感动,知道安西都护府依然存在,而这些朝的军队依然保护着大唐的西部边陲。随即便下诏书,安西都护府全体官兵连升七级。但不可改变的是,唐朝的国力就此衰弱,已经没有能力重新打通安西都护府与本土的通路。公元790年,吐蕃攻陷了北庭都护,同时又联合多国攻打回合。公元808年,吐蕃军队攻陷最后一座孤城,所有唐军全军覆没。这支军队孤悬在外,守卫大唐领土长达42年。 也标志着唐朝对于西域管辖的正式结束。此后,中国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都未能恢复对西域的整体统治。直到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命名为新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