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向与主线28:历史学习的主线

 wangkun5656 2018-09-10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我曾经用做分析文学作品的主线。
分析历史,似乎可用类似的句式。

历史书读到一定程度,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观感:
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

人为什么要斗争呢?因为人类的自私本性。
每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就是一部分人占有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人性的自私是因,
人类的斗争是果。

人类自私这个因,决定了斗争这个果。
这句话就是历史学习的一个主线。

人类追求的自由,平等,民主与公平,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

不平则鸣,不平就要争,就要斗。

一般来说,力量强的人占有的利益就多。这时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

一旦占有更多利益的一方力量衰弱,战争就会爆发。
比如二战前,德国和日本的力量增强了,便通过战争要求更多的利益。

再如历朝历代的更迭,一般来说,开国皇帝比较强势,
后代慢慢衰弱。衰弱到一定程度,
力量更强的诸侯便开始发难。重新进行利益的分配。

围绕利益的争夺,人类之间只有三种状态。

1、战争。
2、妥协与合作。
3、奴役。

战争是人类历史的常态。人类历史上,几乎没有一年停止过战争。

当利益双方力量达到一定的均势,无法征服对方的时候,
妥协与合作被提上议事日程。西方议会政治是这种妥协与合作的结果。

奴役也是一种常态。一方力量太强,另一方力量太弱,奴役就会发生。

人类之间的斗争会表现在多层面,多领域。

社会层面:政治,经济,文化,
道德层面:忠与坚,善与恶,君子与小人,
人际层面:人与人,群与群,国与国……

人类历史的主线,斗争,
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存在。

圣哲们畅想大同世界,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的斗争就会消失。
据我现在掌握的知识来看,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幻。

如果你认识到人类历史的主线过去-现在-未来是同一个东西。

那么,你就可以充分理解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的含义。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今天社会上演的一切,虽然形式上有不同,但本质上跟历史还是没有两样。

“性格决定命运”,社会在变,但有一样东西是不能变的,这就是人性。

所谓人性,就是人类这个群体的总的性格。
人性的自私,这是亘古不变的东西。

如果说性格决定的是个人的命运,
那么,人性决定的则是人类的命运。
所以,历史是由人性决定的,而不是由单个英雄人物的意志所决定的。

前面提到,理解古代圣哲思想的主线是“制人欲”这三个字。
圣哲的这个主线不是凭空而来的。
因为人性自私,人欲泛滥是人类历史各种斗争层出不穷的主因。
所以圣哲们为了消除这种斗争,想出的办法就是“制人欲”。

“制人欲”就是制约人欲,限制人欲。

世界三大宗教的出发点无不是制约人欲,限制人欲。

但说服教育的怀柔策略,只能让少部分人自觉收敛自己的欲望。
但对于大部分人难以起到作用。

就像一个泥坑。不能因为出现少数不被污染的荷叶就改变了泥坑的属性。
说服教育难以实行的结果,往往导致强硬的管制。这一幕在朝鲜这个国家正在上演。

我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能够增进人的智慧。
学历史如果总是盯着八卦去看,其实也增加不了什么智慧。

学历史获得智慧的关键是温故知新,通过读历史,预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通过历史,懂得什么东西是不可以改变的,什么东西是可以改变的。

西方圣哲说过这样一句话:

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要用修为顺应不可改变的。
而最重要的是,要用智慧分辨出,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改变的。

显然,如果历史学得好,我们就会具有一定的判断力,
分辨出哪些事情需要改变,哪些事情需要顺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