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访手记 |没有药神,你敢不敢向死而生?

 标准生活 2018-09-10

当你的财富飞速增长,我已做好准备,在下个十年等你。



《我不是药神》,上映11天票房超25亿。大概你也看了吧?


“谁家没个病人,你敢保证你一辈子不得病吗?”


老太太的一句话,真真地见血,一刀切在生活的病处。

为了活着,病人们拼命挣扎;为了良心,程勇宁肯赔钱也要自我救赎。何必问活着的意义呢,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比起药神的中文名薇薇更喜欢它的英文片名, “dying to survive” 向死而生)。


事实上,卫生部每年会推出一个“癌症报告”。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无情的报告了吧,里面的数据也真的吓人。

报告称,2017年全国新发癌症病例380.4万例。

也就是说,在中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或者说不到9秒就有一个人被“宣判”。

你打开这篇采访手记看到这儿,可能已经新增加了3个不幸的人。


《我不是药神》的火热,捎带手带火了两个产业:保险和制药。

各种包场,漫天软文,刷新了全民的医疗认知。有人戏称,《我不是药神》简直成了年度最佳保险宣传片。

这不,上映不到一周,马云的支付宝保险类小程序访问量上涨4倍多,马化腾的微保小程序新用户增长一倍,医疗险、重疾险热卖。

更不要说马明哲的平安系保险大军,和已经卸任招行行长的马蔚华所代表过的银行保险渠道。

这样看来,《我不是药神》还真的是一骑绝尘,驷马难追呢!

 

热闹归热闹,不妨从故事中学学套路。遥想当年的王宝强马蓉的离婚案,不也提升了全民的婚姻财富认知吗?

广告归广告,这医药和保险行业,却揭开一个真得带血的现实:

当健康的危机降临,钱和药,是你能抓住的唯二救命稻草。

这一点,无关男女,不问老少,众人皆公平。

敢不敢向死而生的想一想,当身处绝境,哪一根稻草,你能确保抓在手里?

药,能治人;也能治死人。

钱,能救人,也能熬死人。

在有钱没钱的问题上,从来不存在公平一说。


在财富管理行业,对于癌症以及重大疾病所引发的一系列家庭现金流危机,我们称为“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

当意外濒临,除了好的战略战术以外,一个极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这场硬战需要打多久。

毕竟,谁能预判这不是一场“持久战”的开始呢?


Meet FO本期嘉宾何少华就认为,“重疾险的保障应该是没有上限的!

他说,保险对我们生活的作用,更像是玩游戏时的宝物,当你打到下一个很困难的关口,过不去了的时候,宝物能帮我们度过难关。


在薇薇看来,面对疾病、衰老、死亡这三大终极命题时,保险可能是其中一种解决方案。

它能解决你的财富问题,但是显然没有办法救命。

在向死而生的境况下,它可能更容易被抓住,救命稻草也好,坚固后盾也罢。

活着才是硬道理。

 

当意外先于明天到来

人品再好,一个中产家庭把希望寄托在朋友圈还是不太靠谱;

能力再强,企业家的健康背后所牵扯的家庭、企业命运其实也很风雨飘摇。

今天的Meet FO,一起听薇薇与何少华娓娓道来,有关重疾保险的那些事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