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 文/韦丽(江西) 1 冬 一早就起床 远方的星子迷了路 摁不住祈盼 跳出心口 2 投进山的雄伟 才知道 你有多深 云却越飘越浅 3 跟着你的脚步 走不出深浅 只等一缕阳光 穿透心海 4 糊涂着一片云水 打不开记忆 却越走越清晰 5 挥挥手 别了 摸不着的缠绵 我已在天边 等一切回到从前 雾 文/赵书周(江西) 1 仙山仙境 披上了婚纱 农村的早晨 请进了画里 2 天空装不下太多的白 溢出来 大地也一片迷茫 分不清南北 3 能挡住视线 挡不了脚步 我进一步 你就退一步 直到退的没了影踪 4 这样也好 夜里的虚幻世界 不如白天的真实 我不愿醒来 晨雾写给大地的情书 文/诗心梦影(湖北) 1. 即别 思绪如潮 此刻 我只想给你一个 最缠绵的拥抱 2. 你啊你 正梦着 一个 怎样飘渺的梦 眼角 竟珠泪莹莹 3. 扯下一片飞云 蘸着风 为你擦拭 一不小心 就跌落 自己的疼 4. 亲爱的 愿你阳光下怒放 我走了 怀揣 关于你的所有想象 雾凇 文/逢春(天津) 1. 点树成玉 在冬日暖阳下闪光 醉了谁的心房 2. 玉树临风 舞动曼妙的身姿 彰显你的美 3. 穿梭在玉林 走进你的心 融入冰清玉洁的海 4. 片刻 妙手金指 竟把我也变成玉人 在你身旁 站成雕塑 怀念有雾的日子 文/冰河落雪(北京) 你的声音,穿越记忆,在耳边呢喃。那么甜润、爽朗…… 隆冬的清晨,因为有雾流淌,就不再寒冷。世界已然那么小,只有你和我。 多年以后,我依然怀念那雾。你说那雾很美,唯独不说雾里有你。好吧,我微微一笑,有雾的日子,真好。 山村浓雾情 文/孟时珍 (河北) 丝丝缕缕,缠缠绵绵,把山脚房屋亲吻。挽着你我的臂弯,碎步迈出轻盈,幸福就这样生成。 多想揭开朦胧的面纱,让农家一睹芳容,从此不在漂零。 不需要阳光,不需要风动,粒粒晶莹,滋养村庄。 迷雾仙阁 文/婉清 (河南) 一夜编织,梦醒,少了往日那缕温馨。谁?移步那汪澈眸,姗至云台。 空中仙阁,青翠雾栽,若隐若现,飘逸一袭倩影,心旷神奕。飘飘然,如临仙间。 一抹雅情,嫣然纸上,捻笔入画,韵致诗笺。 雾之魂 文/王琪(黑龙江) 曾几何时,踏月而来,只因你耸立在大地之间。轻拂幔纱,相拥而眠。 叹 !笑中泪花,流落半篱芳草香。卸下伪装,为谁做了嫁衣裳。 苦中有乐,香魂一缕匆匆而过,阳光浸没,雾散云坡间…… 秋村晨雾 文/无隐山人(浙江) 循一缕岚风,透过醉秋晨梦,落在翘首的飞檐,细数迷蒙深处,山乡的音画。 泉流暗处叮咚。鸡啼惊动家犬,虚张在柴扉。哞声唤醒炊烟,并入薄蔼,飘浮在尘外的幽境。 等,阳光的跫音渐行渐近。看,金色波涛涌入山门。 雾中行 文/马跃升(黑龙江) 轻轻地,掩盖一夜冷寂。 缥缥缈缈,隐藏几粒鸟啼,树影婆娑在虚无里。花儿啜饮甘露,草尖儿将清纯挑起。徐行的脚步也漫无目的,一空迷蒙,不会潮解诗意。有些事儿不必求真,梦幻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朝阳别忙,不必急于升起… 雾霾 文/东方翠琼(浙江)
明媚前的序曲,风声很紧。随处飘浮着传言,各种悬疑,四起…… 花草危襟正立含着泪,鸟儿掩住喉,不作声。轻轻地,看不透的笼纱,进去的都未出来。封锁着消息,灰暗弥漫,心被揪起…… 远处躁动,解禁了。欢呼,阳光爬上笑脸。看,都在那。眼里,浮出暖色……
秋雾 文/小智惟谋(广州) 若有若无,靠虚拟将想象升高。 无法安静,从山角跳出来,持续一段奔跑,渴望饱满的快感。一层一层,由近及远,遮掩亮丽的风景。 不可触摸的轮廓正要形成,听到风声,又回到枫丹白露。效仿一场梦,毫无秩序。最终,时光的手抹去痕迹。 雾凇 文/阿丹(山东) 凝爱过度 只一夜 让所有的钟情 白了头 【陈敬良简评】 “雾凇”,水气凝结成的冰花。抓住事物特征,起笔承接题目的“景”展开抒情,诗语简洁达意,“雾凇”与“白了头”的比拟形象而富有意味。作品贵在抒情的克制,不做过多的情感渲染,而是将“叹”留给读者。 【东方翠琼简评】 这首《雾凇》通过拟人化手法,找到情感与气候温度的共性,使主客观统一,虚实相间。短短几个字用故事式将哲理呈现眼前,给人无限思考。同时通过联想触摸“雾凇',借代或象征的爱情的这种质感,很值得的回味。 雾霾 文/贺丰(北京) 种下因果 一个个城镇 开始沦为色盲 【陈敬良简评】 寥寥几笔,勾勒一幅场景和提出一个问题,其中蕴含的社会现实和复杂关系,令人堪忧和反思。作品针砭现实,体现了做为诗人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诗歌的时代精神。 【东方翠琼简评】 这首《雾霾》似乎更多像是佛理小故事来阐释。通过“雾霾'这个特殊的产物来说明这带来污染严重的现象引起的社会思考。这特殊存在的看不见与“色盲'共性的链接。“诗言志'透过简单文字表达作者的大爱精神,呼吁人民大众的关注。同时“雾霾'这里也可以是双关,借代,象征,也可以是爱情或各种关系,当我们看不清本质时,总是用不符合事实的胡思乱想,侵蚀着现实交流的恶化现象。所以“雾霾'可以泛指各种不良现象,而任何的存在皆有因果。 大雾 文/静怡(新疆) 零距离 封锁视线 朦胧 打不透窗棂 我在夜的海 找寻来时路 【楊简评】: 人生迷雾模糊了视线,就算近在眼前,也看不到彼此的真实面目。不真实的假象无法坦诚透明,越陷越深,就象在黑暗的海,溺水的人在挣扎,却又不甘沉下去完全溺亡。作者用“夜的海”比喻困惑的心境。想拨开这心底的迷障,找回原来那个最初最真实的自己。作者用这样一首《大雾》揭示了现实心理困惑,以及想突围回归本真的愿望。 |
|
来自: WENxinHANmo > 《微诗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