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于婴幼儿家庭用药,建议每个家庭可以准备一个药箱,放一些常用的药,遇到孩子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如果病情不重的话,你可以先给他吃起来。 那么需要准备哪些药呢? 今天我们就跟着谈金童医生一起学习吧~ ——听听小编说 儿童医师-浅谈婴幼儿家庭用药来自妈咪听听 主讲人:谭金童 发 热 MAMIFM 发热原因很多。 原则: 退高热最重要 什么是高热? 1. 低热 体温为37.3℃—38℃。 2. 中度发热 体温为38.1℃—39℃。 3. 高热 体温为39.1℃—41℃。 4. 超高热 体温为41℃以上。 高热定义是以口腔温度来计算。 体温这方面应该怎么测量?如果比较小的孩子,建议大家还是不要用口表和肛门表。建议大家去买个耳温枪!它比较安全,也相对比较准确,因为那个体温的调节中枢就是在脑子里,它是比较接近于耳朵的这个位置,所以就是说这个药箱里首先你先备一个耳温枪。 退热药的选择: 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 布洛芬(美林) 中药 总结: ▷ 美林作用更好,尤其对鼻窦炎,肌肉痛,牙痛,耳痛 ▷ 泰诺林副作用相对小(如严重的胃肠道出血,心脏的损伤,胃肠道不适等),但只是相对 美林和泰诺林交替使用的方法 这个社会流传很多很长时间了,但其实在我们临床上没有什么统一的说法。 家长能了解发烧的根本原因就可以了。退热药其实也不是万能的,只是起到一个暂时的退热的作用,根本不解决实际的问题。 这个毛病该是什么毛病就是什么毛病。而退烧药仅仅是起到一个临时退热的作用,比方说你发到40度,那你能降到39度几,甚至将38度就可以了,其他作用都不起的。 这个药箱里最起码备美林或泰诺林中的一种或者依据你的经验再加一个,顶多再加一种清热解毒的药就可以了。这是你要想你的第二个要放的东西。 物理降温 其实对发烧来说,除了前面这个美林泰诺林的以外,其实还有一些小技巧。就是物理降温。 ▷ 松包散热(切记千万不要捂): 就是其实发热的时候你大家切记不要捂,不要盖很多跟大人一样,捂汗捂出问题来,因为热量散发小孩子体温才能下得来。 ▷ 毛巾、冰贴或稀释的酒精擦身体(擦大动脉的位置,例如:颈动脉,股动脉,腋动脉)。 ▷ 实在不会洗把澡(正常洗)。 什么时候要去医院? ▷ 高热不退尤其超高热(服药后无效),精神不好,应该尽快去医院(当心脑子) ▷ 以前有过高热惊厥病史的孩子,最好到医院观察(容易再犯) ▷ 自己吃药热能退,不管你吃过什么药,但是三天后仍然高热反复(当心肺炎,川崎病等) ▷ 发热伴皮疹的应该去看看(例如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 咳 嗽 MAMIFM 西药(味道稍好) 右美沙芬、易坦静、沐舒坦等 氯雷他定、丙卡特罗、西替利嗪等(平喘药) 中药(味道稍差) 清金糖浆、清宣止咳颗粒等 什么时候要去医院? ▷ 咳嗽剧烈,声音嘶哑(急性喉炎) ▷ 呼吸急促(哮喘、气胸) ▷ 胸痛伴发热(肺炎、肺结核) ▷ 咳嗽超过一周 感 冒 MAMIFM 这里有一张表格帮助大家区别一下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西药: 苯海拉明(绿药水)、氨酚麻美、流行性感冒(目前奥司他韦) 中药: 蒲地蓝、小儿感冒颗粒(很多) 滴鼻液: 小儿呋麻滴鼻液、地松麻黄碱滴鼻液(过敏性鼻炎) 关于最近热议的奥司他韦的问题 这边也整理了一张表格,供大家参考 腹 泻 MAMIFM 腹泻的定义就是说大便的性状的改变,还有是大便的次数的增多 西药: 蒙脱石散、益生菌 中药: 白米粥的汤很重要,这个东西其实它是有止泻作用的,它是起到一个收敛这个作用。也还能修复肠黏膜,这个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办法,可以大家可以试一试。 什么时候要去医院? ▷ 出现中度及以上脱水症状(尿量极少甚至无尿、眼窝凹陷)立即就医 ▷ 伴随呕吐,实在不能吃东西 ▷ 腹痛、腹胀+大便带血(较重的肠炎+外科) 外用药膏 MAMIFM 湿疹:蓝白药膏 红臀:鞣酸软膏(注意保持臀部干燥就可以了) ※弄不清楚的皮疹建议去医院 这个药箱子里大概就是这么多东西,也希望大家有这个药箱以后,小孩子身体更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