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性格骄傲自负,刚愎自用,善士卒而傲士大夫。这也是他丢失荆州的主要原因,由于看不起傅士仁、糜芳,经常对其训斥,一点也不给人留脸面。才导致两人最后献城投降。关羽本事是有,文轁武略样样精通,要不也不会被刘备重用,留下守荆州,其才能也是后人所公认的,在武庙中被列位七十二名将之一,这是对其才能是何等的肯定。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关羽的这些缺点却是致命的。 马超在刘备攻打成都时投降刘备,当是刘璋死守成都,仗着城高墙厚不予归降,正好马超带其弟马岱等来降,刘备甚为高兴,心生一计,秘密派给马超大量的军队,换成马超军的服装,让马超率领在成都城外驻扎。成都城内兵将看见马家军归降刘备,非常害怕,他们知道西凉军的厉害,连曹操都不是其对手,要不是曹操使用离间计,是打不过西凉军的。 马超在城外一出现,吓的刘璋马上投降了,于是刘备成功占领了成都。就这样马超正式归降了刘备,而远在荆州的关羽,听说马超归降,由于与马超素不相识,只是闻其大名。天下提起西凉马超,谁人不识!于是写信与诸葛亮,内容是问诸葛亮马超之才如何?有谁可比马超相比。心中不服之意跃然纸上。 诸葛亮是何等聪明之人,心知关羽不服马超,才会如此之问。诸葛亮马上回信给关羽。
诸葛亮的溢美之词让关羽颇为受用,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还拿着信给众宾客看,至于吗,恐怕别人不知道他比马超强,其炫耀之意也太为明显了,别人皆知关羽心骄气傲,皆夸关羽了不起,关羽此时都快飘起来了。 由于诸葛亮等人的纵容,使得关羽之傲气越来越严重,根本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甚至后来把孙权也不放在眼里,人家好在是一国之主,居然辱骂其来使,傲气达到了顶峰。 黄忠在真实历史中根本就没有和关羽交过手,黄忠是自动归降的,归降后黄忠在攻打汉中时立下了大功,刀斩了夏侯渊。刘备为感其功,称汉中王后,想任命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深知关羽的性格,怕关羽不服黄忠而生事,于是劝说刘备取消任命。
诸葛亮认为黄忠的名望根本不及马超关张等,黄忠在汉中立如此大功,马超张飞皆亲眼所见,自然予以认可,但关羽不同,其远在荆州,根本不知此事,加之其心骄气傲,心中必会不服。最终刘备没有采纳诸葛亮建议。任命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 正史上并无记载关羽收到刘备此任命的任何反应,是不是如诸葛亮所料看不起黄忠,正史上没说,也不知刘备怎么解决的。但三国演义中说得很详细,关羽拒绝接受,并说了:“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这样伤人的话。最终被费诗说服。 三国演义中的记载不太可信,因为关羽虽然傲气,但对于刘备还是是言听计从的,根本不敢拒绝刘备之任命,也不会说出那样伤人的话,关羽别管怎么傲,也是不敢不给刘备面子的。 赵云很早就归顺刘备,并且在刘备落难之时投奔,此种行为关羽相当佩服,从此关张赵云随刘备出身入死,亲如兄弟一般。长板坡救主,虽不如演义说的七进七出,但确实是救了刘禅,正所谓功高莫过救架,刘禅虽然当时还不是皇上,但对刘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关羽对赵云更加佩服,别说赵云也没在四大将军之列,就是位于四将军之列,关羽也是绝对没有意见的。 如果真如演义中所说,关羽说出不与黄忠为伍的话,也是多半为了赵云鸣不平,为什么新降的黄忠被任后将军。而自己的兄弟却还是一个杂牌将军。 |
|
来自: 文化学者 > 《文学名著演义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