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肝内含有少量脂肪类物质,占肝重的2%~4%。在正常情况下,脂肪在人体内合成、分离、储存与运输呈动态平衡,其中肝在其间起着重要作用。脂胖者体内脂肪代谢失常,平衡失调,过量的脂肪聚积于肝,并超过5%以上,于是形成脂肪肝。 轻者无任何症状,只是于正常健康体检时发现,重者可出现肝大、肝区闷胀,或疼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血脂等异常。肝CT或B超有助于确诊。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过食肥甘厚味,酗酒或缺乏运动所致,致使肝失疏泄,湿热蕴结,瘀血不化所为,当以疏肝行气,活血利湿为治,可选用下列填脐治疗方。 [组方]生大黄10克。 [制用法]将上药择净,研为细末,白酒调匀,外敷脐上,2小时后除去,每日1次,连敷1~2周。 [功用]清热利湿。适用于肥胖型或高脂血症引起的脂肪肝、便秘。 [组方]半夏、荷叶各10克,茯苓、泽泻各15克,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各9克,黑牵牛子、白牵牛子、槟榔各5克。 [制用法]将上药择净, 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5~30克,用鲜荷叶捣烂取计,或用大黄15克水煎取汁,调和成膏状,敷于脐部,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用]清热利湿,降脂碱肥。适用于肥胖症、脂肪肝、高脂血症等。 [组方]番泻叶5克, 山楂,泽泻各30克,油草50克。 [制用法]将上药择净, 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5~30克,用红茶水调和成膏状,敷于脐部,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用]清胃热,健脾运,利水湿,散痰饮。适用于肥胖症、脂肪肝、高脂血症等。 [组方]半夏、 荷叶、泽泻各30克,大黄10克。 [制用法]将上药择净,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5克,用红茶水调和成膏状,敷于脐部,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用]化痰除湿, 导滞减肥。适用于肥胖症、脂肪肝、高脂血症等。 [组方]茶树根、 冰片、山楂、虎杖、泽泻、蒲黄、红花、丹参、黄精各等量。 [制用法] 将上药择净,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份,用凡士林2份调匀备用,每次适量,外涂于脐腹部,再以脐部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各均匀按摩10分钟,每周3次。 [功用]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适用于肥胖症、脂肪肝、高脂血症等。 文章来源:《常见病脐疗妙招》,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海上杏林寻珍编辑整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
|